政采杂谈:老子做鱼
最近央视有档节目很火,叫《舌尖上的中国》,主要是探讨国人的饮食文化乃至背后的处世哲学。屏幕上一双双灵动的手,使人想起2500年前老子飘然出函谷时留下的那句"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就是小鱼,体量弱小,肉质细腻,烹制考验功力。因此,这既是一个命题,也是一个结论。老子以烹小鱼不可经常搅动为喻,告诉我们,面对着一个局面,治理者的一举一动都要举重若轻,谋定后动,从而达到"道莅天下,德交归焉"的目的,这暗含着在多个目标取向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和谐解决问题的智慧--烹是根本,否则小鱼不会熟;动是辅助,否则小鱼会糊掉;适度是关键,否则小鱼又会碎掉。在动静间小心斟酌,也体现了国人一贯追求的从容与端厚。
据《史记》载,孔子曾去洛阳问礼于老子,这也被认为是释道儒高层互访、相互交融的开端。汉中期之后,儒家逐渐形成了"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为 "礼法结合"的中国传统伦理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所说的礼就是社会秩序,是行为准则,是根本;法就是罚,是调节,是辅助,慎刑就是适度。这与老子做鱼的思想是暗合的。100多年前的曾国藩,虽然以儒为归,却也信奉释家的"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释家认为,只要满怀慈悲不起嗔恨,偶出霹雳手段制恶伏恶即是导善行善,威亦是德,大威即是大德,是菩萨心肠的表现。因此,广化是规则,是根本,伏魔是调节,是辅助,慈悲为怀,就是度。这与老子做鱼的思想亦是暗合的。
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经济学角度看,每个采购主体的本质都是趋利避害的,而市场管理者的目的,就是要将每个主体的利己动力,也即每个主体的目标取向,整合为一种管理者所期待的定向合力,使各方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带动整个市场健康繁荣。但是,管理市场的效果是不以管理者的动机为转移的,就像烹小鱼一样,需要烹动结合,动静等观。对管理者而言,烹,就是法规完善,春风化雨,海纳百川,这是做熟小鱼的基本动力。要让每个主体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成本,什么是自己的收益,从而自动地按照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行事。动,就是监管有力,就是出手,否则正气不存则邪气生焉。适度,就是管理者要心底无私,中正平和,轻易不动,动则有功,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整体问题。
采购法颁布10周年了,10年里,各市场主体都在按照自身的目标取向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你方唱罢我登场,八仙过海,多龙治水,热闹非凡。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一本不会说话的法典,它本身期待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形成这个方向的合力?面对着喜羊羊或者沸羊羊的局面,哪要改,哪要革,哪要坚持?站多高才能高瞻远瞩,放多低才能海纳百川,多无私才能天宽地广?而适度又在哪里?
回过头来细细思量"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这句话,恐怕重点还是在菩萨心肠。因为反过来会有麻烦,霹雳心肠容易导致心态不正、事与愿违乃至不可收拾。而菩萨手段恐怕比霹雳手段来得更加可怕,因为据吴承恩讲,菩萨是很有手段的。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完善政府采购法规促进集中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