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改革人与事》征文获奖作品:满怀坚韧之心跋涉奋进
十年岁月如梭,当年的创业,当年的艰辛,仿佛就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回首往昔的点点滴滴,虽然平平淡淡,但却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人员素质发生巨变
2000年8月,在哈尔滨市政府采购中心创建时,我作为首批员工参与了组建工作。中心成立伊始,机构为科级事业单位,其七个工作人员是由市财政部门调配过来的,所学的专业均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坦率地说,当时我们这七个人对"政府采购"这一概念都不甚了解,至于如何进行操作更是无从下手。
记得当年我们接到的第一个采购项目是为一家科研机构采购"色谱分析仪器"。为了"打好底,起好步",我们连夜查阅资料,找专家请教。确定采购方案后,为了稳妥起见,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决定采取"借梯子上房"的方式,将此项目委托业内资深的招标代理公司进行采购,借此我们到现场观摩评审专家的抽取、开标唱标程序、评标过程的组织、评审结果的确定及采购合同的签订等一系列工作程序。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己学、集中学"等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及工作要点。
随后,我们组织了市劳动局公务用车采购,采购方式是"询价",供应商的报价单是手工汇总的,虽然现在看来觉得当时采购项目额度较小,且工作方式又有些繁琐或笨拙,但经过全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此项采购任务,这是中心组建以来独自完成的第一个采购项目,大家欢悦的心情不胜言表。
十年垦荒耕耘,如今我中心工作人员已达26人,基本上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有13人。所学专业涉及计算机、工程建筑、法律、金融贸易、中文、财政管理等。工作人员经过几年工作的历练和岗位的交流,无论是对政府采购理论的理解,还是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实践,都有着一定的见地,业务综合能力普遍提高,采购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十年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践,我们还总结和归纳了许多较为成熟的工作做法,破解了政府采购实践中的一些难点、焦点问题,工作中摸索出的一些做法得到了《政府采购信息报》等国家级专业媒体的好评,多篇论(征)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公交车采购项目被《政府采购信息报》评为年度全国精品政府采购项目。
十年的历练,使我们在风雨中成长,十年的磨砺,也为哈尔滨政府采购中心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
中心组建时,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临时借用的办公场所总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共有四个办公室,外加一个公用会议室。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15万元开办费,在配置了一台微型面包车和几台台式计算机(两人共用一台)后就所剩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抓紧学习业务知识,一方面进行中心筹建。
记得在当年冬天我市下第一场大雪的傍晚,工作人员在滑滑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开着车辆,穿梭在商场之间,与商家讨价还价,用不多的经费购置办公桌椅和食堂炊具用具,其愿望就是尽快把这个完整的"家"搭建起来,早日履行工作职责。虽然大家付出了许多艰辛,但却没有丝毫怨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共同度过了2000年的寒冷冬天后,迎来了政府采购的"春天"。
十年蓄势,十年发展。如今,我中心的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心拥有三层的办公、开标场地,使用面积2100平方米。其中两层为办公区,有16间办公室、1间档案室、1间机房、1间监控室及阅览室;另一层为开标、评标工作区,有谈判室3间,开标室、演示室各1间、供应商答疑室3间,供应商休息室1间。
2003年4月开通的中心网站,开黑龙江省内"网上采购"先河,实现在网上发布政府采购信息、供应商网上资格登记、供应商网上下载采购文件、网上报价、网上评标定标、网上发布中标(成交)结果的功能,此外还可以网上传输采购项目、网上进行采购数据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政府采购各项工作全面实现电子信息化。目前,"网上采购"的项目数量已占我中心采购项目总数的近80%,"网上采购"已成为我们当前采购操作的主要手段之一。
2005年,为强化监控系统,更好地为解答供应商质疑、投诉提供原始资料,我中心在各招标场地和公共区域分别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2010年在对二楼评标场地又进行了改造,建立了封闭式的"综合打分"评标室,设立了评审专家通道,完善了供应商答疑系统,使得中心各项软硬件设施更加科学、合理,以适应当前政府采购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时空跨越,今昔对比,中心工作环境和设施真可谓天壤之别。但改变的是办公条件,而当年创业时大家所秉承的勇于进取、吃苦耐劳和甘愿奉献的精神没有变,这种精神也必将成为推动政府采购事业兴旺发达的精神财富。
建立健全严密的规章制度
中心成立之初,就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管理的重要基础,长抓不懈。工作起步阶段,中心工作人员经常利用下班后和休息日,研读政策法规、商讨业务知识、规范工作流程。同时,还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工作做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十年间,中心相继制定了《工作人员守则》、《廉政准则》、《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的考核办法》、《招标工作程序》和《合同监督验收暂行办法》及《政府采购工作规程、管理办法汇编》等近40余部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并编辑成册,送发相关部门,以便监督和共同遵守。同时,我们还把中心内部运作程序、采购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廉政建设准则和评标工作纪律等制版上墙,公之于众,增强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另外,我们还通过中心网站公开各种办事制度和工作指南及采购信息,主动将政府采购工作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采购规程,中心各项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运作都有了重要保证,政府采购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十年来,我们始终以夯实政府采购基础工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作为中心发展的立足之本。其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为我市区域性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011年被我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市办事公开工作示范点";同年在市政府组织开展的"满意在群众、满意在企业"优质服务竞赛评选活动中,经市直单位、企业和社会公众投票,中心有两名同事被市政府授予百名"服务明星"荣誉称号。
荣誉和称号不足以反映出我中心工作全貌,但从上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认知程度上,所授予的荣誉和称号是对我们政府采购工作的一种肯定。
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秩序
十年来,我们的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和提高。
一是扩大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采购的竞争范围。中心取消了对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项目的供应商随机抽取,将采购信息通过省内政府采购指定网站发布,所有采购信息全部公开,凡是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均可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从根本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为广大供应商搭建了充分竞争的平台。过去,我们在对参与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方式的供应商进行随机抽取时,可以由采购单位推荐一户供应商参与此项目的采购活动,带来的弊端是被推荐的供应商如果不能成交,采购人往往不愿接受评审结果,产生的矛盾难以化解。通过取消供应商随机抽取方式后,虽然有的采购人不甚理解,但通过我们积极宣传解释,运行后取得的效果较好,为供应商创造了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解决了政府采购活动中有失公允的现象。
二是建立政府采购项目"标前答疑会"制度。广泛征求供应商在技术需求、评分标准等方面的意见,及时修改,并形成"标前会纪要",确保采购文件制作的公正、科学、合理。
三是建立潜在供应商征集制度。对于潜在供应商较少的采购项目,我们通过中心网站公开征集供应商,尽可能减少"单一来源"采购,以增加采购项目的公开性和竞争性。
四是建立政府采购项目回访制度,十年来,我们先后对四十余家采购单位,进行了回访交流和项目跟踪,增进了互信,加深了了解,达成了共识,促进了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述举措,是我们在多年的政府采购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对打造公开、透明、有序的政府采购工作秩序,有着现实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提高社会公信力,才能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有效地发挥政府采购宏观政策调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