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组织谈判勿评价供应商表现

作者:万玉涛 发布于:2012-10-17 08:51:5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案例回放

  在某采购代理机构组织的一个油烟在线监控系统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结束后,J公司向代理机构提出质疑,并在未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向当地财政部门提起了投诉。

  J公司称: H公司报价前后不一致,采购人代表和竞争性谈判小组的专家已经提出了异议,但采购代理机构却坚持认为没有问题,让该公司入围;在所有供应商递交了第二轮报价表后,采购代理机构又让H公司进行了修改,明显不公平。据此,H公司请求财政部门判决此次采购的结果无效。

  当地财政部门调阅了本次采购的有关文件以及现场监控录像,又听取了J公司及采购代理机构的陈述和申辩,并就投诉涉及的事项向有关当事人调查取证。财政部门最终认为,该项目投诉缺乏事实依据。

  财政部门作出判决的理由是,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小组发现H公司递交的报价清单明细表中"油烟在线监控仪"的单价存在明显笔误。本次采购的竞争性谈判文件规定:供应商因为明显笔误而需要修正任何内容时,均应由谈判小组审定通过方为有效。在实际操作时,谈判小组一致通过允许H公司对其笔误进行修正。而在此过程中,采购代理机构仅就本采购文件的差异修正准则作出解释,并未就该次评审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判断。

  至于J公司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根据本次采购谈判文件的要求,各供应商应该在现场集中进行封闭式报价,供应商在此环节递交的"谈判承诺与最终报价确认书"中仅有报价才是有效内容。财政部门通过查看现场监控录像,调阅现场书面记录材料,向采购人、评审专家调查取证后认为,在所有供应商递交了第二轮报价表后,不存在泄露他人信息的情况;期间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只是对成交人H公司未规范填写的公司名称进行了纠正,并未涉及报价,该"谈判承诺与最终报价确认书"中的报价部分无任何涂改迹象,不存在修改报价的现象。

  据此,财政部门最终驳回了J公司要求判决此次采购结果无效的请求。

  案例分析

  透过上述案例,有两个问题值得采购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重视:

  一是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竞争性谈判的过程中,绝不能对供应商的响应和报价情况进行评价。《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谈判"应由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因此J公司不应该知道"采购人代表和谈判专家对某个供应商的响应情况已经提出了异议,但采购代理机构却坚持认为没有问题,让该公司入围",然而J公司却提出了这样的投诉事由。也就是说,谈判现场的有些情况很有可能被传到了供应商的耳朵里。

  虽然法律要求应该对谈判及评审过程进行保密,但在采购实践中这样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因此,采购代理机构应该依法组织,绝不要对任何供应商作出评价与判断,以免惹出麻烦。在上述采购活动中,幸亏有监控录像为证,要不然采购代理机构可能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二是在供应商参与谈判的过程中,除非出现了违法违规、影响谈判活动继续进行的情况,否则采购代理机构也不要直接干预。例如上述采购活动中出现的H公司填写"谈判承诺与最终报价确认书"不规范的问题,采购代理机构发现后,最好是直接向谈判小组提出,如果谈判小组确认有问题,再由其要求供应商进行修改。

  也许有人会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上述投诉最终不是被驳回了吗?但是,采购代理机构答复质疑,以及在供应商提起投诉后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因此,采购代理机构最好还是在依法的前提下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引起供应商的误会。

  法规链接

  《政府采购法》

  第三十八条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二)制定谈判文件。谈判文件应当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

  (三)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谈判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并向其提供谈判文件。

  (四)谈判。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谈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

  (五)确定成交供应商。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最后报价,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未成交的供应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