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理论探索-政府采购信息网

行间距造成53家无效标

作者:万玉涛 发布于:2007-12-26 15:11:4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评标专家要是较起真来,就很难收场了。”最近和一位在招标公司工作的朋友闲聊时,这位朋友提起了一件评标专家让她郁闷的事情。
 
  据她介绍,10月23日,受当地工业局的委托,他们公司就其所需软件系统招标。这次采购由记者这位朋友负责组织,这是她升为项目经理后,初次组织项目采购。因此,她很想好好表现一下,想通过这个项目的采购在公司博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为了招标文件的科学严谨,这位朋友废寝忘食,反复斟酌,到处咨询。
 
  在咨询中,记者这位朋友从前辈那里了解到,以前在招标中,遇到过有供应商故意在格式上弄出“差异”,让评标专家一看就知道是他的投标文件而给予特别的“照顾”,后来引发了投诉;这位朋友还从专家那里听说,如果投标文件格式不统一,评审时比较麻烦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记者这位朋友决定在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中,规定招标文件的格式。为了引起供应商的注意,她不仅在相应条款前加了“*”,还把字体加粗了。在格式要求中,有一条是关于投标文件的行间距要求(要求为1.5磅)。

  基于所采购的项目并不急用的特点,为了让更多的供应商参与竞争,采购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她把招标公告发布的范围扩大了,时间延长了。如这位朋友所愿,截至投标截止时间,他们公司竟然收到了58份投标文件。

  11月27日上午9时,开标活动如期举行。由于是她第一次组织项目采购,公司老总也亲临现场观摩,一方面是鼓励,另外一方面也是看看她的能力。让她至今回忆起来还非常高兴的是,投标人虽然很多,但开标活动却被她组织得井然有序。开标结束后,老总就向她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便放心地离开了。
 
  当天下午1点,评标活动按时开始。看到到场签字的评标专家都很认真的样子,记者这位朋友更高兴了,以为这次招标一定会非常成功。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评标活动才进行了31分钟,这次采购就不得不废标了。而问题竟然是出在了行间距的要求上。

  原来,评标专家们看到招标文件对行间距的要求作了特别强调,因此就格外注意。评标现场,让招标公司工作人员找来了游标卡尺。在审查投标文件时,第一关就是拿游标卡尺量行间距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不符合的马上就判为无效投标文件。测量的过程中,竟然有56家供应商的投标文件行间距都为单倍行距,只有两家投标人的符合要求。于是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此次采购因合格投标人不足3家而废标。

  不过,最后记者这位朋友还是感慨地说:“专家严谨是好事,只是以后我们在制作招标文件时得反复推敲,认真琢磨哪些东西该强调,哪些条件可以忽略……”。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