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制度的科学意义
作者:管用斌 甄丹 发布于:2003-07-16 17:37:0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政府采购是政府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在西方,政府采购成为公共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我国始于50年代的采购制度,是一种由各机关和事业单位分散采购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其固有的弊病,而政府采购是对传统政府消费的制度性改革。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政府采购有利于节省财政支出 节省财政支出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目的。当前我国财政管理中的3大症结是财政资金短缺、使用效率低下和运作不透明。这3个问题与分散采购制度不无联系。
政府采购有利于消除腐败 消除腐败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难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将反腐倡廉坚持到底,是对政府领导市场经济能力的严峻考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为反腐倡廉提供了制度保障。
政府采购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化推进,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而政府采购就是这样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因为政府是市场经济中惟一的买主。在我国,全社会每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中约有25%是由政府购买的,因而政府采购的数额和内容会对市场供求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经济过热时,压缩政府采购可以把过热的需求降下来;在经济萧条时,加大政府采购,可以刺激市场需求。
强化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对于政府采购制度尤为重要。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是保障采购效率、维护采购公正廉洁的重要前提。权力没有制约或者说没有适当的制约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制约机制有机地贯穿于一项政策当中,在一项政策中, 往往首先授予一定的权利, 然后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权利的正确有效行使。公共权利的监督机制分为自体监督和异体监督,两种监督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严密的防范体系。
《政府采购法》对自体监督和异体监督做了规定。司法监督,是约束政府采购权利的重要法律依据。《政府采购法》用专门章节共13条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整个采购过程及各个采购当事人的行为均在其监督之下。在整个政府采购监督制约体系中,它的地位是直接的和第一位的。它监督检查的范围不仅包括有关的采购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还包括采购范围、方式和程序的执行情况以及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制度公开透明是政府采购中的重要原则,政府采购是非市场行为,采购批量大,对经济的影响也大。提高透明度,是达到采购效果的基本保证。一项政策制定的越科学越公正, 越可以坦然面对公众, 越可以昭示于人以显示公平。政府采购使用的是公共资金,其最终源泉是公众。采购人员手中的权利是公共权利, 也就是公众授予的权利,所以运用权利使用公共资金的行为就一定要对公众负责,对公众公开。
在政府采购中,透明性要求有关的法律文件、相关的信息都要公开,使公众能够方便及时的获取,使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有平等参加竞争的机会,同时使公众可以监督采购过程,以保障采购的科学、效率与公正。
这项阳光工程严格地限制了的权利垄断。这表现在削减了政府的绝对权利,在计划经济模式中,政府管理部门获取产品的方式是划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部门作为采购人通过市场获取产品,要适应市场的竞争机制,这本身就是对权利的限制,并且其掌握的采购权利也受到各种制约,这样一来绝对权利被约束性权利取而代之了。
政府采购制度突出了刚性责任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强化了责任到人、责任到位,让象征性责任、内部责任统统淘汰出局。在政府采购制度中,对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以及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违规行为均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和刑事责任。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 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必将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