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定点维修探索
作者:董建民 发布于:2003-07-09 14:56:1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定点采购是政府采购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定点采购,即经过政府采购特定程序运作后,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某类经常性的采购活动,集中到特定地点、采用特种方式进行采购。比如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的定点印刷、定点车船机票购买、定点办公用品购买、定点药品购买等。
汽车定点维修工作,是政府实行定点采购的一种,它在定点采购活动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关系到定点采购的成败,也将影响到整个政府采购工作的进程。
政府采购汽车定点维修
势在必行
按照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和各省市出台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要求,汽车定点维修是必须要进行政府采购的。
汽车维修是一项涉及面大、持续时间长、难于管理的工作,它的成功运行将会加速政府定点采购工作的进程。再有,它是财政支出管理中漏洞较多的一个部分,汽车定点维修,必将促进和加快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步伐。另外,汽车维修监督原来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是到了坚决和彻底纠正的时候了。
汽车定点维修的优势
政府采购中的汽车定点维修,是经过论证考察、公开招投标、签订有效合同、建立各项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等活动和方式建立起来的。对于克服原有的汽车维修的弊端、改革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更好地开展政府采购工作,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政府采购的汽车定点维修,是经过综合因素的考察和论证后,通过公开竞标确定汽车维修点的,它能带来多种降价因素:修车单位靠量大从优、低价竞争来降低报价(包括材料和工时);政府采购的参与,对付款方式的承诺,减少了修车单位的后顾之忧,它可以以降低成本来体现;汽车维修实行明码标价,可以减少虚报冒领、联合欺诈、暗箱操作等漏洞;公开的监督机制,避免了人为因素、亲情关系、领导旨意等带来的多方面的负面效应,也可减少资金、时间和人力的支出;如果能达到修车资金整体调剂使用的结果时,还可以在平衡“旱涝保收”中,减少各自为政带来的资金浪费。
节约其他资源 汽车维修定点后,原来每个用车单位对车辆的检查、记录、维修等项工作,可部分转由修车单位代替,从而节约人力时间;对某些单位为救急而储备的汽车配件,可以减少或取消,相对减少占用资金和库房。
有效地遏制腐败因素和职务犯罪 至于原来因供需双方的面对面洽谈、修车过程的独立和随意性、加之价格确定及资金结算的不规范,难免出现的关系、“暗箱”、利益等现象,汽车定点维修后,都会对其起到相当的遏制作用。
另外,由于汽车定点维修实行备案制,各类信息数据联网,用车单位对车辆现状、维修过程、安全状态等情况随时掌握,从而加强了对车辆的管理,增加了安全保障。对被定点的修车单位来说,他们为了坚持定点的长久,必然要在质量、服务、价格等方面保持领先而且还要不断提高;未被定点的单位,也会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来年作为定点单位。这样的良性循环,对规范车辆维修市场行为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汽车定点维修运作程序
通过对市场了解和分析,笔者认为,汽车定点维修的运作程序大致有几个方面:
定好点 根据参加汽车维修的车辆分布情况,对综合实力、质量服务、信誉能力都比较好、布局合理的维修单位,进行全面考察,初步定出入围单位,再通过邀请招标形式确定中标单位。
联合制定定点维修规程 用车、修车单位和政府采购中心共同制定出车辆维修的操作程序。包括车辆维修申请、鉴定、进厂登记验收、修车认定派工、工时材料价格确定,直到完工后用车单位的确认。
车辆维修的全程监督 在车辆维修的各个环节,都有制式单据记录签字;每个程序都纳入微机管理;各类信息通过软件系统传输到政府采购中心,实行随时全面监督;定期以书面材料将各类情况报告给用车单位。
资金结算 修车单位设立政府采购定点维修专用资金账户,修车用户进行修车登记挂账,政府采购中心定期对修车情况进行核实后,书面通知用户进行结算。
最后是将车辆定点维修的程序和方法,以文件形式下发到所有应该参加车辆定点维修的单位,以其他形式监督执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