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作者:CCGPNET 发布于:2003-04-11 10:45:00 来源:http://www.caigou2003.com
杨国瑞
政府采购是经过200多年发展才逐渐形成的复杂而有效的一种财政支出制度,但在我国尚处在摸索实践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
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统一、深刻的认识 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没有形成统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由于政府采购触动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单位的切身利益,因此对政府统一采购有抵触情绪,加之国库集中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使得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缺乏刚性约束。
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政府采购工作法制化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但由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尚处在不断推进阶段,许多问题仍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作为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它的实施也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进行,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
政府采购预算缺乏刚性约束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经过全国人大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由于部门预算改革尚不够深入,预算编制较粗,大部分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没有按定额核定,项目支出细化程度不够,导致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无法与部门预算中的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建立有机的联系,这样既不利于预算管理,也使预算执行较为随意,追加、调整预算现象较为普遍。
成果评价有待加强 现行制度下,常用政府采购的节约率作为衡量政府采购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有其有利之处,简单易行,可比性强,效果明显。但衡量政府采购工作的成效,节约资金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采购物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的保障程度等,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只强调价格,势必会出现供应商为降低竞价而降低服务水平以及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加大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阻力。
政府采购国货意识不强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国货意识普遍不强。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产品和供应商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由于外国产品的质量普遍较高,所以一些单位多是优先购买外国产品,即使有的国内产品能够满足其要求,且具备价格优势,也不愿意购买。这种做法直接冲击了国内产品市场,加剧了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有悖政府采购的原则。
设备配备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备配备上没有统一、明确的配备标准,一些单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相互攀比,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腐败行为带来可乘之机,直接影响政府采购所提倡的公开招标方式的采用和组织实施,使得监督管理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依据。(上)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集中分散 相得益彰
下一篇:信息发布 规范运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