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创新财政投入打造“美丽乡村”
作者: 发布于:2015-07-15 08:57:1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浙江省自2013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以来,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和做法,涌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版“安吉标准”、农村电子商务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遂昌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处理利用的“贺田模式”、助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玉环经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添美丽乡村建设活力的“永嘉经验”等一批试点成果,走出了一条切合农村实际、惠及广大村民、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美丽乡村实现路径。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浙江省着力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业主自我发展机制、资金多元投入机制、项目运行管护机制和村规民约治理模式上进行实践创新,厘清主导与主体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要走出政府重金打造“盆景式”样板、后续管理无人问津、建设成果难以巩固的怪圈,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遂昌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摆正政府与市场主体各自的位置,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营造发展环境、政策指导、公共服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市场的主体作用在于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企业、社会组织和村民群众唱主角、尽本色。“贺田模式”“玉环经验”的关键在于调动了村级组织和广大村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较好地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按照村民群众的意愿规划美丽乡村、以农民的满意度评判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使美丽乡村建设、洁净家园创建内化为村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浙江省还注重差异化、地域化,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不能一味大拆大建破旧立新。要从村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沿革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两方面统筹规划安排,把自觉传承农业文明自然地融合进工业化、城镇化之中。既要按都市文明要求建设“现代版”的美丽乡村,也要有明显农业文明印记的“保留版”的美丽乡村,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具乡土气质和地方特色,努力营造“快乐老家,我的向往”式美丽乡村格调。始终坚持遵循“尊重自然美、彰显个性美、呈现整体美”,不搞大拆大建,保持真山真水,让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解决项目资金来源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村级层层向上争项目、争投资,这种方法难以持续,不可复制。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避免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关键在于创新财政支持的方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筹资筹劳平台,其成功秘诀在于,把村庄建设的主动权交还给村级组织和村民群众,通过村级事务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村民议、村民决、村民建、村民管”的方式进行,充分尊重村民群众的自主权,激发基层组织和村民群众的创造力。政府搭建奖补平台,通过“村民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广开门路筹集建设资金,采取竞争性立项、资金有偿使用、撬动银行贷款参与等办法,很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作用,不仅解决了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而且使美丽乡村建设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多措并举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在下一步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浙江省将创造性地开展“浙江版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一是推动美丽乡村从外延式扩展向外延和内涵兼顾转变,着力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果,将已经取得的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稳固,惠及更多村民群众。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美丽乡村“四美”“三宜”要求,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从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运行、管护机制和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等方向为切入点,推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实现建设主体归位,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使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迈向神形兼备,内外兼修,更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二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探索实践向推广复制先进经验和模式转变。各试点县要充分运用已经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模式,不仅遂昌适用,其他地区都可以复制。目前,这一模式已经成功地在丽水地区、临安、文成、衢江等14个县(市、区)推广复制,成效明显。衢江区借鉴遂昌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全国首家网上供销综合服务平台“乡村淘”,为农民提供网货代购、农产品代售、政务办理、电子金融等服务,“乡村淘”建设模式得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样,贺田模式以及政银合作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前期投入,村级项目建设“包清工”等办法,都可以借鉴复制。要加快将试点经验扩大应用到本区域的其他乡村,将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应用于面上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扩大覆盖,惠及更多村民群众。
三是推动美丽乡村从单纯项目建设为主向多业态融合发展转变。美丽乡村首先是村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其次是市民休闲观光之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富村、富民上。要努力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效应,推动村内产业生态化,促进生态型美丽产业、美丽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借助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富村富民之道,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助推农村经济繁荣和村民创业就业的新动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