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类PPP项目须紧贴区域规划避开规划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孟春在中国PPP沙龙(第10期)上,在点评洛阳市政道路PPP项目时提出,对于交通领域开展的PPP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发布的《操作指南》规范执行。在项目筛选时,交通类PPP项目应紧密结合区域规划,合理规避规划方面的风险。同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变的因素,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好上述三点有助于交通领域PPP项目的成功实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孟春



打包组合项目+规范操作助项目成功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领域开展的PPP项目,我国已经做了一批运营良好的成功项目。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PPP项目库”当中,交通类的项目有176个,占1043个推介项目的17%,投资额达1.27万亿元,占总投资的64.5%。
洛阳市政道路PPP项目,它是由三个子项目打包而成的组合项目。从国外的实践效果来看,打包组合的方式不错。因为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准公共产品,它投入运营以后收取的通行费是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能否实现预期客流量则是保证收益的决定性因素。在相邻区域打包的交通项目可以做到相互补充,这样也有利于缓解高峰时期的交通压力。
另外,洛阳市政府在项目的识别阶段做的十分规范,项目发起后,他们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他们完成了项目物有所值和财政可承受能力的评价,并形成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能力论证的实施报告,工作做的非常扎实。
在孟春看来,在我国开展的PPP项目当中,严格按照财政部相关操作指南的要求,落实上述两个步骤的项目不多。不少项目在筛选过程中,对这两项论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的走程序,甚至有的是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后才补上的。
交通类PPP项目应合理规避规划风险
第一,必须认清PPP项目在交通领域的优势,规范开展PPP项目。交通类的项目由于投资大、项目周期长,决定其比较适合采用PPP模式。在PPP的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相互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
孟春认为,在我国全面铺开PPP模式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在规范性和透明度上达标。他建议,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财政部发布的《操作指南》规范执行,避免PPP项目流程不合理、合同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在项目筛选时,交通类PPP项目应紧密结合区域规划,合理规避规划方面的风险。交通规划是区域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规划指出了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还包含如就业和人口的趋势、住宅或商业的开发区域及支持这些规划所需要的现在及未来基础设施的详细情况。规划的各个方面和细节都可能对PPP项目的成功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交通类的PPP项目时,应当先了解政府在中长期规划中是否支持或者允许该地区内道路的兴建。发展区域的总体规划及现存的其他的交通方案都将影响道路的实施和效应。
孟春谈到,在去年整理国外的交通领域PPP项目失败案例时,发现很多项目的失败都是因为忽略了政府的总体规划,例如有的跨海大桥刚建成,附近就又建了新的大桥,导致客流量无法达到预期,产生亏损。因此,在开展交通类PPP项目时,社会资本方要多与政府沟通协商,结合政府的规划制定方案,合理的规避项目的违约性风险。另外,因区域规划的变化对项目造成了负面影响的风险也要规避。
第三,在做交通类PPP项目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可变的因素,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由于该类项目的回收周期较长,因此,项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类PPP项目的决策,作为一个交通科学问题,既涉及到人的主观活动,又包含了人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其不确定性还包括了路段通行能力、交通需求及用户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性中,很多是涉及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是最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规律可循。同时,历史数据和概率的测算,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这也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在交通类的PPP项目中,项目的利益分配体系也很复杂,交通类的PPP项目涉及政府、社会资本方和用户等多个不同取向的利益相关方,具有复杂的利益分配及合同体系。复杂性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一个来源。因此,在PPP项目实施前应针对不同情况的发生概率,引入更多的风险分配方案或实施细则。
在洛阳市政道路PPP项目的准备阶段,他们制定了具体的费用标准和投资方式,在实施方案中,针对不同的情况设定不同的要求和依据,并且预先分析了配资方案、手续办理等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这是交通类项目降低风险的有效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领域运用的PPP模式,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有不少成熟的项目。从国外来看,上个世纪90年代,自英国启动PPP以来,就开始了在交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作为运用PPP模式最早的国家之一,英国PPP项目的价值额和数量额已占到全球的1/3。在近30年内,他们开展的所有的项目中,交通类项目数量虽然占7%,但投资金额最多,占比36%。据统计,从1990-2006年,英国在交通领域的PPP项目融资规模已超过5亿美元。
由于交通类的项目一般都是投资较大、规模较大,操作起来不容易。国内外也出现了不少失败的案例,比如一些地铁、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项目等,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不少是亏损的,有的是做不下去,严重的延迟,有的是做好以后运营困难,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出现问题之后,最终还是由政府来兜底,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交通类项目前期投资大、专业技术复杂、回报周期长,并且受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直接关乎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些都导致了交通类的PPP项目对投标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抵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很高。目前,国内的交通类PPP项目,多是央企和大型的民营企业才有实力参与。(Y)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