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突出“四点”抓好2015年财政工作
一、突破难点,全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财政体制调整、简政放权工作,加快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试点推进工作。加快推进税制改革,落实“营改增”扩面试点工作。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积极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探索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政府债务监管,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围绕重点,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突出投资拉动。加强财政投资计划管理,认真编制和执行《2015年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计划》,强化资金保障,持续推进25个重大项目工程和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二是突出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和优势特色工业。认真落实财政扶持、贷款贴息等措施,提升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度。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促进“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资金投向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突出城乡建管。积极推动老城区改造、城市新区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快新村建设。加大生态保护投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五治”工程,实现达州天更蓝、水更绿。
三、打造亮点,充分发挥民生财政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探索试行公共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由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资金,实施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二是加快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增强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抓好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切实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围绕“十大民生工程”、“19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严格落实惠民政策,强化政府“兜底”功能,努力促进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四、找准支点,全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以依法治市为支点,全力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切实保障财政安全平稳运行。一是加强行政成本管理。规范经费开支标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推进公车改革,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规范预算单位理财行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持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从源头上杜绝漏洞、预防腐败和犯罪。结合“依法治市”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预算法》。
下一篇:政府采购 有钱也不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