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岷:做政府采购贵在主动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厅长 李岷 摄影/王巍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李岷第一次接触政府采购要追溯到2000年。2000年贵州省启动了财政支出体制的全面改革,政府采购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当时政府采购制度处于初创阶段,如何使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摆在相关人员面前的重要工作。
时任贵州省财政厅机关党委书记的李岷,承担起了贵州省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牵头任务。“许多问题都要反反复复地思考和探讨”,他回忆说。
从那时起,贵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一路向前,从未停歇--全面启动政府采购远程监控系统,大大减少有效供应商投诉数量;公务车辆控购实现省、地、县三级网上电子审批,极大地方便了基层,节约了行政资源和成本;协议供货产品网上审批,简化了采购程序,提高了效率……
回顾过去,贵州省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在前十年为节约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管理以及防治腐败等方面作出了贡献。着眼当前,在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如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关口,贵州政府采购将有何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李岷带来了他的思考。
应突破财政管理的传统思维
《政府采购信息报》: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本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贵州的经济发展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幅12%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而促进廉政、预防腐败正是政府采购的目标之一。您认为,政府采购能否在这些方面助力贵州经济发展?
李岷:防治腐败的确是《政府采购法》的重要立法目标。多年来,贵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也一直在努力践行此目标。贵州政府采购能够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方面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防治腐败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什么是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在心中勾勒出许许多多党性强、甘为人民公仆且务实、勤政、廉洁的领导干部形象。要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当前贵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实践证明,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又好又快地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仅有传统的管理理念还是不够的,完善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需要突破财政管理的传统思维,引入主动服务、主动参与的理念,这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应有的模式。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和制度改革理念的转变是一脉相承的,二者可以说既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促进。
近年来,贵州的政府采购工作无论是启动政府采购远程监控,还是实现公务车辆控购网上审批,或者是取消供应商备案登记,都是主动服务的积极表现。
政采应服务政府中心工作
《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是否可以为贵州经济的“赶”和“转”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
李岷:可以说政府采购制度与经济结构调整存在天然的联系,无论是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还是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都可以为贵州经济的“赶”和“转”提供保障。政府采购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贵州的经济社会建设中来,辅助政府中心工作,解决主要矛盾,树立服务的良好形象。
单独编制政采预算是主动服务
《政府采购信息报》:贵州政府采购以转变管理理念、主动提供服务为主线,这应是贵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所欢迎和乐于接受的。但据我所知,您从2006年开始要求贵州各省直机关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推行这项工作,采购人的抱怨和阻力大不大?
李岷: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为了让政府采购行为更加规范透明,财政支出更加符合法律规定。守纪律、有规范的直接效应就是安全、放心、省事,仔细审视这项举措,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仍是主动服务的理念。因此,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在2008年全面推开之后,来自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反面情绪并不多,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编制预算的具体环节上找不到操作依据。
比如,资产配置标准的缺失使得编制预算的具体项目金额找不到依据,又如预算被批复后具体执行效果到底怎样很难查考。去年,贵州省财政厅实行机构改革,预算编审处、绩效评价处和资产处正式诞生:一个负责审查预算编制是否合法合规、一个负责评估预算执行绩效、一个负责政府采购之后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它们与政府采购等环节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使得各项工作的前伸后延管理都不缺失。
日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了新的公务车辆配置标准,财政部也出台了公务车辆购置费和运行维护费的预算编制方法,这些无疑会对政府采购预算单独编制的进一步完善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