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监管-政府采购信息网

山西:以“四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财政工作

作者:财政部 发布于:2015-03-06 14:16:4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山西省财政厅厅长  武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全省财政系统工作者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认识和判断上来,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经领域的趋势性变化,做到思想观念、工作举措与经济发展同步转型,更加充分地发挥财政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的作用。

  一、组织收入要有新理念

  经济增速换挡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明显标志。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下跌至4.9%。受此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为7%,未达到年初预期9%的目标。如果剔除非税收入,特别是两权价款收入集中入库这一特殊增收措施,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了多年罕见的负增长。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财政收入将会中速甚至低速增长,有些市县可能出现停滞甚至是负增长。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应对。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收入计划,绝不能采取收“过头税”、乱收费等过激手段增收,绝不能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需要指出的是,克服速度情结,不对收入作硬性要求,绝不是放任收入增速下滑、无所作为,而是要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丢掉铺摊子、上项目、盲目投资的旧习惯,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功夫用在支持创新驱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及资源配置效率上来。

  二、支出安排要有新思路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紧日子”要当作“正常日子”来过。我们必须服务大局、紧扣职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与财政职能科学地结合起来,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支持经济发展。一要强化长远观念。充分考虑财政支出增易减难的刚性,规划好近几年的财力安排,防止追求短期效应而影响财政长期健康发展。二要合理界定财政职能边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财政投入“点对点”支持的行政性分配,把不该管的事情坚决放手给市场和社会,避免大包大揽。三要注重花钱买机制。要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政府保障顶层设计,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打造公共服务的“升级版”。要善于抓住经济建设需求与社会资本投资需求的契合点,通过PPP、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四要坚持精准发力。财政调控政策要避免“大水漫灌”式和“强刺激”措施,向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同时,综合运用税收、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调控手段的协调配合,形成调控合力。

  三、理财思维要有新拓展

  我们要树立法治思维。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预算法》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掌握其精神、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切实增强预算法治意识,务必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管理财政事务,切实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树立改革思维。我省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改革落后或不足造成的,不改革就无法推进工作,因此,要注重研究各领域改革与财税改革的关联性和匹配性,紧扣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够、金融振兴动力不强等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改革管理机制,完善财政政策措施。树立底线思维。所谓底线,从经济层面讲,是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定力,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不采取短期政策强力刺激经济,而是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从民生层面讲,是树立正确的民生理念,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在政策扩围提标时,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帮穷不帮懒,防止被民粹绑架。树立风险思维。现在影响财政经济健康运行的因素很多,做好财政工作既需要坚定信心、直面挑战,也需要居安思危、守住防线。特别是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今后几年都是偿债高峰,财政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把应对措施和方案考虑周全,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形成应对风险的快速决策和反应机制。要发挥利用PPP等新融资机制的优势,引入社会资本、腾挪存量债务,达到以市场机制“去风险化”的目的。树立供求管理思维。面对新的经济常态,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调控,我们必须注重从供给端发力,统筹做好供求两方面的调节。一方面,要通过简政放权,破除行政性垄断和管制壁垒,减轻税费,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另一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补足短板,让增长与民生兼得,以此来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四、“六权治本”要有新作为

  落实省委“六权治本”要求,建立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今年需要重点推进的一件大事。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在依法确定权力方面,将新《预算法》的要求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开展权力搜索,拉出权力清单,规范权力流程。从经办人开始,直到一把手,层层明确责任和权限,真正做到权责明晰、权责相当、用权受约束、责任可追溯。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按照分级授权、分岗设权、分事行权的原则,研究制定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建立起对各类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纠正机制。在制度约束权力方面,针对权力运行的关节点、薄弱点、风险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项资金分配、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所有专项资金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制度,每个政府采购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规范约束。在阳光行使权力方面,及时向社会公开资金分配政策、标准、过程和结果,对资金分配依据的因素、拟支持的企业和项目进行公示。加强预算信息公开力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合力监督权力方面,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研究探索财政监督业务转型,全面提升财政内部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严惩滥用权力方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财政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