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监管-政府采购信息网

三大转变 实现集采三年零投诉

作者:万玉涛   发布于:2009-10-27 09:00: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江苏集中采购机构巡礼”之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

  “到淮安投标,最大的感受是当天开标、当天就定结果,这一点很多地方做不到。”一位多次参加江苏省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空调采购投标的供应商向记者介绍。江苏省盐城市某建筑公司的投标代表表示,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的招投标统一平台给他们最大的印象是不人为设置门槛、不排斥外地企业……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几年的努力,在供应商心目中已经树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

  据了解,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同时还得到了采购人的普遍认可。在淮安市,通过政府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已成为绝大部分预算单位的自觉行动。淮安市地税局、江苏省淮阴卫生学校等许多垂直管理单位和使用非财政性资金的单位也都主动委托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帮助组织实施采购。

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 孙建英

   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赢得供应商的赞誉、采购人的认可?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孙建英作了这样的概括:“三大转变让采购中心的集采工作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连续三年零投诉,而且树立了‘政府采购质优价廉、服务良好’的金字招牌。”

  评分标准 由“粗”变“细”

  “为了保证政府采购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采购中心在采购活动中一直强调公开,力图让采购权力以相关各方看得见的方式运行。”孙建英介绍,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不仅将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服务承诺、采购需求、变更通知、采购结果、专家论证意见、采购方式选用理由等信息在网上公示,而且还将评标细则与招标文件同时在网上发布。在孙建英看来,让投标人通过网络及时了解采购文件和评标细则,可以确保其在投标前有充分的时间对采购文件进行研究,发现了问题也能及时质疑反馈,这将有利于采购中心进一步完善采购文件。

  据孙建英介绍,以前淮安市的采购文件只规定评标办法及粗线条的评分标准,评分细则是在评标时由“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方案,现场评委研究”后才确定的。具体方案在评标开始前对投标供应商是保密的,而现场评委一般改动也不大。因此,项目负责人的权力比较大,一些不法供应商便采取各种 “公关”措施,企图在开标前获悉评分细则,以便对照标准编制投标文件,增大中标几率。“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2006年以来,我中心便将评标办法、评分细则随同采购文件同时上网公示。这一做法得到了供应商的广泛好评,也为各地纷纷效仿。”


  游戏规则 由独自完成到共同制定

  孙建英表示,能否公正合理地制作采购文件,是保证采购活动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采购文件的公平合理,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建立了三项制度,让采购各方共同制定政府采购“游戏规则”。“建立前期市场调研制度,让供应商充分发表意见;建立重大项目专家事前论证和听证制度,减少评标自由裁量权、斩断采供利益链;建立采购文件三级复核制度,防止排斥潜在投标人。”孙建英透露。

  对初次采购项目,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在组织编制采购文件前都要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向有关供应商了解情况等多种方式,对采购人提出的采购需求、供应商资格条件、供货周期、价格要素等展开调研,为编制采购文件做好准备。“由于采购人不可能对市场上现行产品都做到及时全面了解,因此我中心在采购文件制作前期,就会将采购人提出的初步方案挂在网上公开征集意见,让潜在投标人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针对供应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请采购人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对减少质疑、投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孙建英如是说。

  对于采购金额较大或技术需求相对复杂的项目,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一方面采取专家事前论证制度,组织专家对采购人提出的采购需求、供应商资格条件、分值分配进行充分论证和严格测算,对设有区间值的评分项目尽可能地细化每项评分标准,最小值有的达0.25分;另一方面对一些质疑较多且采购人有“想法”的项目,则组织召开有专家、采购人、供应商及监管部门人员共同参加的听证会,通过面对面的质询、沟通、交流,使其错误想法得到了有效遏制。

  “采购文件编制完毕后,还将在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经过三级复核,力求让不合理条款无处藏‘身’。” 孙建英表示。

  评标环节 变“传统”为“现代”

  据孙建英介绍,2006年之前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专家抽取环节、监督环节的工作都是比较传统的,但2006年后发生了质的飞跃。

  2006年,该中心便启用了智能化评委抽取系统,具体操作模式是开标前半天,由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向有关部门提交《抽取评委申请表》,并通知采购人代表在开标前半小时现场监督系统自动抽取评委工作。有关部门根据所需评委类型启动该系统由电脑随机抽取,语音电话自动通知(语音通知内容不涉及评审项目的名称)、评委短信回复确认、现场密封打印评委名册。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在投标截止后领取密封的评委名册,并在评审现场当众拆封,现场核对评委身份。从评委选定到计算机自动拨号、语音通知、信息反馈确认等环节,均处于保密状态,在拆封前任何人都不知道评委名单。

  不仅如此,淮安市政府采购中心的采购工作2006年开始在装备先进、设施齐全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运作。该平台运用评委进场ID卡自动识别系统,评委必须人、卡及计算机储存影像三者相符,方可进入评标区,评标区内所有的开、评标室都装有监控设备,实行全程录音录像、刻盘存档。评标室进行电子屏蔽处理,以确保评标信息不得外泄。同时运用变声质询系统,通过改变说话人的声音,使对话双方无法辨别对方身份。比如投标人按要求就投标有关情况向评委进行澄清,现场监督评标人员要求评委对某项分值出现畸高畸低现象作出说明时,均通过变声质询系统进行,有效防范了不公正评标现象的发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行业要闻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