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被抽到频次受三个因素影响
“评审专家的使用范围,抽取情况,以及抽取频率等,受到了各位专家的高度关注。对此类问题的询问,甚至质疑是比较多的,但其中有不少评审专家对相关的政策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负责人在重庆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培训班上介绍。
统一标准
建全市统一专家库
据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负责人介绍,2017年重庆市修订了《重庆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选聘、使用、管理等做出一系列明确规定。按照《办法》,从2017年开始对重庆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一是建设全市统一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在此之前,重庆市除主城区外,其他区县各自建了评审专家库。按照新的《办法》,重庆建了全市统一的评审专家库,统一了标准。“将区县专家并入后我们发现,过去各个区县在评审专家征集时尺度把握不够严格,有的专家没有达到职称要求,有的专家申报资料不齐全,甚至有的专家申报的专业跟自己的履历、学历、职称不匹配等。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清理工作。”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负责人说。
二是对评审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结合实际管理的需要,且参考了周边省市的一些做法,对评审专家的评审专业做优化调整,以便评审专业贴合实际需求。
三是对评审专家抽取管理做了进一步优化。过去抽取评审专家只能到财政部门或者当地交易中心去抽,现在只要符合条件的、具备技术环境的,采购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抽取。另外,近两年,重庆市财政局还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发布公告、请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推荐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征集评审专家,取得了较好效果。
“从评审专家的年龄结构来看,大部分评审专家的年龄段集中在40岁—60岁,这部分评审专家占到了整个评审专家比例的65%,60岁以上的占10%。日常管理我们发现,这65%的评审专家恰恰是经验丰富、能力突出、有担当的评审专家。整体来讲,这个阶段的评审专家是评审的核心,是中间力量。”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负责人介绍。
为什么专家被抽到的频率不一样
“我是今年1月成为评审专家的,到现场为止,就抽到过一次,我想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我成为评审专家已经有两年了,才抽到我3次”“有的评审专家进来还不到一年,抽到的次数比我两年的还要多很多”……培训现场,不少评审专家对抽到的频次提出了询问。
针对上述疑问,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负责人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一是关于评审专家的管理机制。整个评审专家的管理是严格保密的,包括专家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所在专业,甚至每个专业有多少人,这些都是高度保密的。专家的抽取只能通过财政部门指定的、全市统一的评审专家管理系统来抽取,抽取完之后处于加密状态,只有临近开标,通过系统才能解密,才能获知哪个专家被抽到,整个抽取过程是在监控中进行的。
二是关于使用范围。从专家使用讲,目前主要集中在项目评审、单一来源的论证及进口产品的论证等等。同时,有一些单位,对于一些非政府采购项目,也就是重庆市现在5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及一些政府采购项目的前期论证也广泛使用专家。但是,这些使用不是通过政府采购渠道来抽取的,是采购人根据过去的使用情况来选择专家开展工作的,但这部分项目没有纳入政府采购管理,也不是系统抽取的。所以,经常有专家问为什么有的专家抽得比较多,有的比较少,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些是采购人根据自己内控的需要,自己通过其他公允的方式来选择的专家,跟政府采购项目没有必然联系。
三是关于项目的数量。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随着政府采购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不断提高,有大量项目不再纳入政府采购管理,所以政府采购项目数量呈下降趋势。比如,过去重庆市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的采购限额是1万元,从2017年开始限额提高到了20万元,从2019年开始提高到了50万元,按照现行的标准,市级5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以及100万元以下的工程,都不再属于政府采购,各个区县参照市级的标准,也划了限额。总体来讲,限额标准比过去大幅度提高,项目数量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2019年,重庆全市政府采购项目大致抽取专家是1.9万次,市级的项目大致是5000次,正常情况下一个项目也就抽2名—5名专家。由于专家人数的增加,政府采购项目数量的减少,人均专家的抽取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尤其是部分专家人数较多的专业领域,这个现象就更为明显。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