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作者: 发布于:2017-07-17 13:42:06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高润喜通报自治区 “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巡视员、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恒斌、呼和浩特市副市长王继平、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处长、电子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师建国、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建国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主题发布词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高润喜(2017年7月7日)
各位媒体记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在这里,我就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是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一个有力抓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通过实现平台建起来、系统联起来、数据用起来,能够更大程度地利企便民,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近年来,自治区围绕“互联网+”、大数据、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工作连续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并且在完善工作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建设服务平台,促进互联互通,提升政府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我介绍一下自治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情况。
“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和资源与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机构、事项等内容的有机结合和融合创新,通过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是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快捷服务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区12个盟市均设立了本级的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建设、运营机构,建立了实体大厅,开通了门户网站、移动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服务事项在线咨询查询,基本完成了部门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审批科室向政务大厅、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的“三个集中”,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审批授权窗口、电子监察“三个到位”的改革。自治区本级也在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力度,着力创新方式载体,将实行网上受理服务和实体大厅服务并行的运行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展示了良好的发展愿景。
一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自治区制定出台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系列工作方案都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推进。印发了实施意见,细化了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和10项具体任务和7项保障措施,提出了指向性、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政策要求,从顶层设计、完善机制、资源整合、开放创新等多个方面协同进行推进。二是着力构建有效机制。自治区成立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推进组,负责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建立了日常调度、信息报送、重点督办等工作制度,逐项分解任务清单,细化具体措施,实行倒逼推进。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区盟市、旗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三是精心确定工作目标。从2016年开始,自治区明确提出“政务服务、政府系统办公业务两个平台和统一的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目前,自治区本级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并联审批、电子监察、编码管理、流程管控、事项公开等各类功能正在得到优化。今年年底前,自治区本级将完成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工作;2018年底前,政务服务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联动运行;2020年底前政务服务实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区、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全区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体系。四是不断推动信息共享。国务院办公厅将我区列为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试点工作五个试点省区之一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建设力度,当前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大数据管理局正在分别牵头建设自治区大数据平台,深入谋划和推动全区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五是全面梳理平台事项。为确保自治区相关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能够及时进驻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我们梳理形成了自治区本级进驻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的相关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两个清单,逐步实现服务事项规范科学、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信息公开透明的目标。六是推动示范工程建设。今年6月份,我区又被列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省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呼和浩特、乌海两个城市还被确定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重点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逐步推动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政务资源、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多点互联和“一站式”访问,切实推动自治区各部门和盟市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既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搞好谋篇布局;又需要形成整体合力,抓好关键环节,最终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和协同化,还需要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目标,优化顶层设计。依据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本着全区政务服务“一盘棋”的思路,抓紧推进政务服务和政府系统办公业务“两大平台”建设,各盟市、各部门将按照统一架构和标准分层逐级接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便民服务、中介服务等政务服务事项;以电子证照库、电子印章、电子文书标准化等建设为基础,推进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政务服务和办公业务协同联动,打造全区政务办公“工作网”和政务服务“一张网”。同时,抓好改革试点工作,鼓励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逐步向全区推行。
二是突出重点,实现一体化运行。要进一步提升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规范网上服务事项,逐步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优化网上服务流程,提升网上办理效率,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推进办事事项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管理,推动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有效融合。
三是夯实基础,推动资源整合共享。要大力强化网络资源整合,开展政务服务数据分析,打造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主体化、多层级发展新模式,为构建政务服务协同体系打好基础;推动“云上北疆”建设,持续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造具有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有效性等为特征的自治区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政务服务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为构建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提供支撑。
四是推动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在加快建设全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的同时,力求做到“五打破、五建立”,即打破“层层审批传统”,建立“集中审批”机制;打破“依机构设窗”,建立“综合受理”机制;打破以往窗口按部门“摆摊设窗”的传统,建立“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衔接机制;打破“不规范受理”,建立“标准化受理”机制;打破“人员归属壁垒”,建立“审管分离”机制。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切实解决困扰基层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的现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真正能够体会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和获得感。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的情况。
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也是当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主要目的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通过对交易项目实行全流程透明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提出到2016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基本完成平台的整合工作;2017年6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的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全程电子化。
近两年来,围绕这一目标,我区研究制定了平台整合和电子化建设方案,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对交易平台进行有序整合,形成了全区统一管理的运行体制。自治区本级完成了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板块”的有序整合,盟市通过设立旗县分平台或上划管理等方式完成了对旗县平台的整合。同时,组建了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形成了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管理的运行体制。
二是对交易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了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一张网”的构架。按照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一网”(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三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五库”(交易项目数据库、综合专家数据库、交易主体数据库、信用信息数据库、监管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全区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交易信息集中交换、统一管理、数据共享的服务平台已实现与国家服务平台和自治区9个盟市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今年上半年已上传数据20多万条,以往存在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孤岛”得到有效破解。此外,交易项目数据库、综合专家数据库、交易主体数据库、信用信息数据库、监管数据库已完成系统开发,具备数据上传和共享条件。
三是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全力推进制度建设。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府相继出台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服务实施细则、综合评审专家库和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对规范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和监管,整合分散的专家资源,规范评审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着手制订细化实施方案和交易平台办事指南、业务流程等规范性制度,在全区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不断强化对盟市业务工作的指导。
四是围绕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不断完善电子平台服务功能。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企业不再制作书面投标文件,有效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专家在线进行项目评审,显著提高评审环节的透明度,交易过程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目前,自治区政府采购系统具备了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化、方法模型化、文档模板化、过程无纸化、部署云端化等功能,土地和矿业权出让交易系统、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和CA电子证书全区互认共享系统正在有序开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CA是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电子钥匙,我们俗称“密钥狗”,由于各类CA之间不兼容不互认,企业进入不同的交易系统就要购买不同的电子CA钥匙,一些大的公司为了参与交易需要购买多个CA钥匙,不仅麻烦,而且投标成本高,实现全区范围内CA电子认证互认共享之后,既将为企业直接减负,又提高了全区交易系统的工作效率。
总之,通过两年来的工作,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初步形成了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的崭新局面。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研究制定全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考核管理办法、交易网站信息发布、管理、考评办法等,改进和完善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报送及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全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执行统一、完善、规范的制度规则。
二是拓展平台整合领域。按照“成熟一个、进场一个”的原则,主动与各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积极协调,做好交通、水利、电力等工程和国土资源领域进场项目的承接工作,确保所承接的交易项目,既能接得住,又要做得好。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药品采购等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接入方案,做好相应组织实施工作。
三是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切实推进全区综合专家数据库、交易主体库和信用信息库建设和数据整合,早日实现供应商一地注册登记,全区范围内互认共享;督促尚未完成与自治区服务平台对接的盟市尽快实现对接,切实提高全区交易数据实时上传给国家平台的数量和质量;完成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与各盟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无缝对接,统一全区国有产权交易电子平台,为各级国资监管部门提供统一的监管服务。
四是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主动协调配合各行业监管部门做好行业监管,完善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实施电子化行政监督,强化对交易活动的动态监督和预警。加强对全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和服务及平台运行进行指导,对提供公共服务情况组织考核评价,对交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断优化提升整体功能,提高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自治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题1.据我们了解,按照现行的交易规则,专家评审是交易过程的重要一环,请问办公厅刘恒斌主任,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过程中,对专家资源是如何整合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恒斌: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非常感谢给我这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大家知道,无论是招标还是采购,专家评审是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中标或成交的关键。但是,就行业或地域而言,专家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专家不足、不专业会直接影响交易的公正性。因此,对全区专家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专家资源的整合,自治区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全国统一的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将分散于各地区、各部门的专家库进行系统整合,建立全区统一的综合专家库。目前,已完成综合专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具备整合专家数据入库的条件。二是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综合评审专家库和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对评审专家库的组建、使用、管理和对专家的选聘、抽取、考核、退出做出规定。其核心内容是: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评标专家管理部门,依托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专家库管理系统,负责对候选专家入库、暂停、续聘、解聘等管理。自治区综合专家库在各个交易平台开设抽取终端,通过“管用分离”的机制,为全区提供统一的专家抽取服务。而且采取随机抽取,语音和短信通知,在专家到达评审现场之前全过程保密。三是目前正在对自治区各行业监管部门管理的工程项目评标、公路项目评标、水利工程评标、矿业权出让评标、国有产权交易评标、政府采购评审、药品器械集中采购评审等专家库以及各盟市已经建立的评审专家库资源,通过已建成的专家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以实现专家资源全区范围内共享。
问题2.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以后,交易管理机构和监管部门在职能上是怎样划分的,行业管理部门如何进行监管,请办公厅刘恒斌主任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刘恒斌: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你提出的问题也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如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和各盟市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其职能定位是协调管理和综合服务,并没有取代行业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这一点在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实施细则》中有明确规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后,自治区各级招投标、财政、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等行业管理部门必须承担起行业监管的职能,除了对交易项目行使审核、批复、下达交易任务的权利外,还要负责对交易环节进行监督管理,查处交易过程中的各类违规行为,受理和处理各类投诉,各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构应积极协助和配合监管部门履行职责。当然,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模式,其监管能力和效果是有限的。随着平台整合,特别是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的推进,交易过程和关键环节都要在平台上自动留痕,可追溯、可查询。目前自治区已建成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正在升级改造本级各类交易平台,着手建设监管平台,下一步各行业监管部门可以依托监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登录到所监管行业的交易平台,足不出户对每个交易项目实行远程、实时、全面的监督,这将有效解决目前监管人员不足,重要环节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得到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问题3.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中,呼和浩特市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更好的促进实体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的融合发展?请刘建国主任回答。
刘建国:2015年10月,呼和浩特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运行,以“提供服务”为核心,包含“查、看、问、办”四个主要功能。申请人可以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提前了解所办事项的全部信息,直接下载申报材料的样本,填写相关表格,一次性准备齐全所需材料,极大减少因准备不足而造成来回往返的次数。实现了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受理,在线查询办事进度,全面公开办理过程,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进行了初步探索。
2016年,我市启动“智慧呼和浩特”建设,包含一个中心,四大基础数据库,五大基础平台和一批应用等建设内容。其中“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与网上审批平台”作为五大基础平台之一,以“平台+数据+应用”为建设思路,搭建集事项动态管理、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综合电子监察、电子证照应用、智能大厅服务、中介机构管理等多种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包含在线申报、办事指南、进度查询、统计查询、办件公示、场景导航、智能推荐、热点服务、智能感知等功能。
按照建设计划,7月底完成市本级建设任务,年内完成9个旗县区及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问题4.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在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方面力度非常大,很多工作都走在了前列,请问具体有哪些新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王继平副市长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王继平: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首府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一是着眼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大幅精简审批事项,市级行政许可由708项减少到133项,减幅达81%。大力优化审批流程,审批环节平均减幅20%,审批要件平均减幅30%,审批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压缩29%。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明确市级行政权力共有10大类5429项,精简43%。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先后实行了“先照后证”“一照一码”“多证合一”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25万户,同比增长30%,注册资本达到7千亿元。实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再造,制定了12项具体改革措施和配套制度。目前,商业开发项目设定时限67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96个工作日,比串联审批时限压缩86%。同时,我们正按照自治区试点要求,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目前已拿出了改革方案,市委常委会研究后,我们将按计划于下半年全面推进实施。
二是着眼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升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措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促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融合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我市已对28个职能部门确定了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及网络互联互通方案,推动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流程再造、系统整合。
三是着眼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实行政务服务标准化。我市承担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任务,围绕规范审批程序、工作行为、工作流程、服务环境,制定了391项标准,办事大厅运行全部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着眼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促进服务大厅功能升级。完善服务大厅软硬件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区市两级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该中心位于敕勒川大街以南,东河以东,建筑面积65478.69平方米,主要用于区市两级政务服务集中审批、窗口服务以及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新中心预计于2018年1月底进驻运行。届时,我们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设施更加先进、环境更加优美的服务场所,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大力推行“同城通办”,市级综合服务大厅和部分专业分厅将原来集中在一厅办理、人流量较大的业务,向市四区大厅延伸,实行多点联办,改“定点办”为“选择办”,方便群众就近办事。目前,工商注册登记、个体人员社会保险核定、车辆和出入境检测等多项业务都实现了“同城通办”。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着力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使首府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更上新台阶。
问题5.据了解,自治区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且出台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强化了顶层设计工作,请问师建国处长今后在顶层设计方面有哪些努力方向?
师建国:近年来,自治区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资源整合,注重开放协同,在推进顶层设计工作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正逐步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新方式、新渠道和新载体。今后自治区将继续强化措施,不断优化和做好这方面的顶层设计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中心。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来统筹规划、谋篇布局,比如当前重点是要依托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和呼包鄂协同发展,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和服务统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重心下移。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承担着大量的公共服务工作,直接面对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民利民更大的平台和空间在基层。因此,今后重点是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和服务基层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把服务于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解决好。三是功能多样。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同时,利用统一的政务服务资源,积极向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自助终端延伸,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便捷的办事渠道,彻底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强化管理。不断完善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走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重实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路子,在实现“五化”协同以及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五是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自治区本级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建设进度,把涉及企业、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全部纳入到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办理,逐步形成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