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征求意见 专家称“本国产品认定”让步太大
近日,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发布《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围绕这个《意见稿》,中外专家看法不一。
“中国此次本国产品认定,是实质性让步。国际惯例都比这个高。”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赵忠秀是针对《意见稿》中本国产品认定一项,发出上述感慨的。《意见稿》“第二章,本国产品认定”一节中的第六项,称“本办法所称本国产品是指在中国关境内生产,且国内生产成本比例超过50%的最终产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也认为此次比例界定显示了中国政府的诚意,而且是“便利化操作比例,算是很大让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则向记者表示,此次的《意见稿》,与2007年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相比,对于本国产品的界定更加科学具体。以往的规定中的表述是“国产”与“外资”,并倾向于采购本国产品,而这次的界定则改为“本国产品”。并有了国内生产成本比例50%的数量化规定。
但与此同时,对于这个表述,欧盟中国商会政府采购工作组主席Gilbert Van Kerkhove却对记者表示:虽然此次在以前模糊不清的定义基础上有所改进,明确规定了比例,并且还算“合理”,但是这是过去几年欧盟方面一直在敦促中国做的,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
“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此次公布的《政府采购法》,另外一个是大的《中国招投标法》。”他表示前者只适用很少的产品和部委,而后者才是涉及到,诸如发电站、水处理等高价值的大型产品。“事实上,在后一个法律框架下的产品界定,实际操作的产品界定比例是70%,比较高。”Gilbert Van Kerkhove说。
对此,赵忠秀教授的看法截然不同。他认为中国此次在以往《政府采购法》的框架下,已经有很大进步,而且以后的比例还会越来越低,“这意味着,中国在政府采购项下的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在WTO框架下的政府采购协议,已经开出了极其优惠的出价单。”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