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
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即中药青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2S,12aR)-八氢-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4,3-j〕-1,2-苯并二塞-10(3H)-酮。分子式为C15H22O5。
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2015年10月5日,据国外媒体报道,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被授予,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三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分享了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因为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的发现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则因青蒿素获奖,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屠呦呦是第一名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而大村智是第2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也是日本2000年提出诺贝尔奖50年计划后获得的第12个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是第一名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同样值得亚洲人高兴的日本人获得了第12个诺贝尔奖。日本政府2000年提出要在今后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如今15年过去已然完成近一半。
青蒿素抗疟疾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在治疗疟疾的过程通过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使其泡膜、核膜以及质膜均遭到破坏,线粒体肿胀,内外膜脱落,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因此,很多非洲民众尊称其为“东方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