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国际视野-政府采购信息网

专家讨论预热战略经济对话 美方不解中方自主创新

作者:黎星 发布于:2011-05-09 10:10:05 来源:中国日报

   美国华盛顿时间5月6日,中美两国专家于就自主创新等中美关系中新的焦点问题交换了意见,他们的对话是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个组成部分。

  专家组美国首席专家罗伯特*艾特金森对中国日报记者介绍说,“专家组的任务就是双方坐下来,畅所欲言,探讨问题的真相,看看那些问题属实,那些存在误解,以便更好地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近几年来,美国在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以及知识产权问题上频频向中国施压,成为中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中方提出,中国在美国的企业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华为在美国多年来并购屡屡受阻。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通过一个电话,直接阻拦了美国Spring Nextel公司与华为签署一项数十亿美元网络建设的协议。

  中国专家组成员、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说,美国还滥用知识产权条款,为中国企业向美国出口、在美国发展企业设立重重障碍。浙江通领公司等少数中国企业在美国赢得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官司,但是不少中国企业在官司面前只好退出。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政策指责声不断。声音最响的是骆家辉。就在5月4日的一个活动上,骆家辉再次批评说中国的政策“给外企在华的投资制造困难,其本土创新政策关闭了不少工业的大门,使得外企难以进入,还对外企进入中国设立苛刻的技术转让条件。”

  艾特金森也说,中国目前的自主创新政策给予国企创造条件参与竞争,使得美国以及其它外国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但是中国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对中国日报记者说,不少美国人对中国“自主创新”一词理解有误。问题出在翻译有误。“自主创新”经常被翻译成indigenous innovation,indigenous (本土) 一词并不合适,因为它意味着local(地方)。

  穆荣平表示,在中国的语境中,强调“自主创新”是为了达到两个目标。第一是要求把握研究方向,不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第二是把握学习机会。企业现在需要的是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购买而拥有知识产权。

  赵刚说,中国在实践当中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地方政府采购当中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也有产业政策,给地方企业补贴等等。

  虽然艾特金森对自主创新“误翻”还不能接受,但是他说,“我认为胡主席去年很清楚地指出,中国政府在政府采购上并没有亲中国企业,疏外国企业。他的话很重要。”

  “美中在(中国自主创新政策)是否有排他性等等问题上的分歧正好成为创新专家层面上对话的目的之一,”艾特金森说。

  赵教授透露,美国研究科技创新政策的专家有可能访问中国,通过实地来调查中国如何实施“自主创新”政策。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5/08/content_1246528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