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何以一再拖延IMF改革方案
日前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代表督促美国尽快批准IMF2010年改革方案,但作为IMF最大股东的美国,显然更愿意IMF的相关改革继续停摆。
面对美国的再三拖延,忍无可忍的IMF总裁拉加德放话称:“如果IMF改革的A计划行不通,那么将考虑启动B计划。”而所谓的“B计划”,是要绕过美国进行改革,不过在现有的治理机制下,要启动该计划说易行难。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却是本轮IMF增资计划的首要推动者。2010年12月15日,正是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IMF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批准了关于IMF治理和份额改革的方案。若该项计划获得最终通过,显然将在IMF治理变迁史上具有指标性意义:首先,IMF总份额将翻番,从约2384亿SDR增加到约4768亿SDR(按当时汇价评估约合7370亿美元);其次,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金砖四国”将进入成员国份额前十名。中国持有份额将从不足4%升至6.19%,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金砖四国”总共持有份额将升至14.18%,而全体新兴经济体的持有份额则将升至42.29%。
按照该项改革计划,美国只需向IMF增资650亿美元,若是其他正常项目开支,这点数目对于每年高达4万亿美元财政预算的美国来说,绝对是小儿科。而且即便2010年的改革方案得以正式落实,美国在IMF的投票权也仅是从原先的16.75%下降至16.5%而已,美国依旧握有“一票否决权”,因为IMF的任何重大决策必须达到85%的通过率,美国的绝对控制权根本没有削弱。
美国之所以一再拖延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表面原因是政党政治的从中作梗抑或白宫与国会联演双簧,进一步原因是担心改革实质性启动最终会损害美国的独家垄断地位,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则是面对边际影响力相对下降以及国际行动能力与使命担当日渐不符的IMF,美国急需通过做强实体经济和重构全球贸易版图,以期强化基于实体经济和有效金融与贸易工具而形成的国家竞争力,甚至在必要时重新打造美国金融权力符号,从而整固美国对全球金融秩序的控制权。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另起炉灶”,向世人呈现出准国际公共产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但“金砖国家”本身就是基于美国分析师创意设计的催生品,亦非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平台,其国际行动能力与真正意义上的政经实体性国家欧盟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还有一个重要软肋是:由于成员国货币均非国际储备货币,因此其资本金只能是美元,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不过,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真正战略意涵在于,至少在相当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并不愿意被锁定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框架内。一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代表旧有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IMF改革不抱实质性希望,则机制设计与协调行动能力不断增强的上述国家,有可能不断推出区域乃至全球性公共产品来填补现有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性缺位。这对美国来说是断难接受的。
因此,美国一方面积极表态愿意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尽力拖延相关改革。与此同时,在过去四年里,奥巴马政府在强化实体经济竞争力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强势美元的战略又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持续推动“两洋”战略,特别是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加快了打造基于美国范式的贸易新规则的步伐,以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绝对老大地位。
若美国牢牢掌握IMF改革节奏,或在必要时打造旨在覆盖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公共产品边界的美式金融公共产品,这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不得不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