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国际视野-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经济合作趋势展望

作者: PPP知乎 发布于:2017-05-22 11:38:53 来源:普华永道中国

  来源:普华永道中国  PPP知乎,您的PPP大百科!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之后,不但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而且沿线和世界各地企业界也都极其重视,尤其是中国企业。以企业为核心力量的经济合作既是推动宏伟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又是为沿线各国人民谋福祉的重要途径。5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由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这一倡议的经济合作推向全新高度。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概览及其商业意义


  64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总和与中国相当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总和大约1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0%;与此同时,中国当年GDP约合1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当于64个国家总和,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为32.1亿,占全球人口的43.4%,大约是中国13.8亿的2.3倍。依次粗略估算,中国人均GDP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落后于中国。


  前10和前20大经济体分别占沿线国家总体GDP的64%和83%


  “一带一路”沿线囊括了64个国家,数目众多往往让企业不知所措。现有的研究资料基本上都按照地理区域来划分成了几大块,对于商业决策的实践意义并不是很大。为了方便企业进行商业决策,我们按照经济总量对沿线国家进行了分类。地理板块划分上,我们还加上文化圈的因素:
  东南亚(即东盟11国)
  南亚(8国)
  中亚(蒙古被列为中亚国家,共计6国)
  中东(也经常被称为西亚和北非,共计19国)
  中东欧(传统中东欧16+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共计19国)
  俄罗斯(横跨欧亚,单独罗列)


  从经济规模来看,中东居首,南亚次之,而和中国经济联系最紧密、中资企业普遍比较熟悉的东南亚地区只占“一带一路”总体GDP的约22%。中东虽然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4%,但是GDP占经济总量的30%,人均GDP14,000多美元也是沿线区域最高,也远远高于中国的约8,000美元。整个区域来看,南亚、中亚人均GDP都不到中国的一半,而俄罗斯与中国接近,东南亚和中东欧则比中国稍微高一点。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人均GDP大概了解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无独有偶,我们统计出来的“一带一路”沿线前10大经济体基本分布在除了中亚外的所有上述几大区域。这其中中东国家占了一半,而前20大经济体中中东国家占了7席,东南亚国家有5个占1/4。前10和前20大经济体分别占总体“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总和的64%和83%。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中资企业来说,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重点是前10大经济体。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资企业可以将目标锁定在前20大经济体,因为剩下的44个国家经济总量只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7%,GDP超过1000亿美元的只有4个国家,分别是罗马尼亚、卡塔尔、匈牙利和科威特。也就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不足1000亿美元的情况下,出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的项目的概率就很低,对于规模较大的中资企业来说可能缺乏吸引力。


  中东和南亚GDP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半


  我们的数据显示,中东19国是“一带一路”经济规模最大的区域,2016年GDP合计约3.6万美元,占所有国家经济规模的1/3。南亚8国次之,2016年GDP接近3万亿美元,占所有国家经济规模的1/4。中东和南亚经济总量超过占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5%。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中资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第三大区域经济体东南亚比较熟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也是中国经济与企业普遍和东南亚联系比较紧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相比较而言,中东和南亚虽然占“一带一路”经济规模总量过半,但是无论是与中国的贸易还是投资规模都比较少,所以对企业来说前景更加广阔、开拓的空间也更大。


  南亚人口最多,人均GDP最低,但单一市场最大


  “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32.1亿人口总数分布极其不平衡。南亚一共8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居“一带一路”沿线前10大人口国前5名(人口大国也就意味单一市场的前景规模较大),3国的总人口高达16.6亿占比超过“一带一路”人口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其它几个南亚国家,这个区域总人口17.4亿,占“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的54%。


  在我们划分的“一带一路”6大地理区域中,南亚人口虽然众多,经济总量仅占24%,和其它区域比较属于较低水平。但是3个规模巨大的单一市场,对中资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众多也就意味着市场潜力很大。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经济合作趋势


  众所周知,根据外交部的最新消息,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它相关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已经确认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该会议将是这一宏伟设想在被习近平主席提出后最高端、规格最高的政府对话。我们相信经济合作或将是这次论坛讨论的重中之重,那么,哪些领域有望有所突破呢?下面是我们的观点:


  扩大自由贸易协定或可提升与沿线国家贸易额


  如上所述,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为7.2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7%。中国对外贸易总额3.7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2%。很显然,和经济规模对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远高于中国(12万亿美元GDP对应的7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而中国是11万亿美元GDP对应的3.7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约为9,500亿美元(出口5,875亿美元;进口3,661亿美元),约占贸易总额的25.7%。


  数据表明,除了东盟成员国,当前中国与多数“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贸易额,和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与整体贸易不相称,例如,“一带一路”前10大经济体中的土耳其(排名第四)、波兰(排名第六)、伊朗(排名第八)均不在中国贸易前10大国家之列。与中国贸易额前10大经济体中有6个是东盟成员国,这足以说明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威力。


  因此,我们认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是中国未来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贸易额最有效途径。除了东盟10国外的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和中国目前的贸易情况也各不相同,具体如何与这些国家推动自由贸易也比较复杂。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很难简单复制到沿线另外5大区域,因为这些国家之间并没有类似东盟这样的区域合作机制。这其中,中亚和中东欧国家基本都比较小,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或许是启动集体自贸谈判的理想对象。


  另外一个推动自由贸易的模式是以“一带一路”前10或前20大经济体为目标(尽管前20大经济体已经包括了6个东盟国家),逐个谈判,从而“以点带面”。尤其是前10大经济体中有5个中东国家,虽然彼此存在差异,但同时有很多方面比较接近。


  在股市和债市为沿线国家企业开辟融资通道


  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和发债。现实情况是,欧美发达国家本土股票和债券市场发展普遍比中国成熟,跨国外商投资企业如果选择在中国上市和发债可能更多考虑的中国本土市场发展的需求。另外,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在国内上市意义可能更大,同时,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我们预计本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之后,这些事项有望加速落实。当然,优先考虑人民币计价的同时,也最好兼顾部分美元需求。


  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有的证券交易所企业股票市值没有一家可以与沪港深三地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企业股票市值比拟,而且差距颇大。如果考虑到经济规模因素,新加坡和印度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企业在中国股市和债市融资获得的人民币资金,不但可以用在和中国的贸易、投资、与中资企业商业活动中,也可以在“一带一路”或其它区域流通。这将极大促进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同时促进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缓解国内的“资产荒”的困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多在国内的投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人民币国际化优先考虑沿线经济体


  “一带一路”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虽然更早提出,但也需要较长时间。这两者都是未来中国经济与全球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中国经济全球化是一支飞射出弓的利箭,那么“一带一路”就是靶心上重要的一环,而人民币国际化就像利箭上精挑细选的羽毛,使其如虎添翼,更加精准的射中目标。


  例如,目前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天然气都由人民币定价和结算,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和矿产品进口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逐步推动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能源和矿产品贸易用人民币定价和结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矿物燃料、油及其蒸馏产品等”是沿线国家出口额最大的产品,2015年高达9487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6.2%。同时是进口额第三大产品,2015年金额达4516亿美元,占比12.4%。而且,这个时期国际能源价格徘徊在低位,金额上已经缩水不少。


  此外,“先易后难”在“一带一路”主要经济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比在欧美发达国家更具有优势,也更容易取得成绩。同时也符合先“区域化”再“国际化”整体发展进程。


  利用优惠政策引导更多企业向沿线经济体投资


  2016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跨入“新纪元”,根据普华永道统计分析,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在这一年高达2,210亿美元,增幅246%,几乎是2015年的3.5倍,超过前四年交易金额总和。与此同时,2016年由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持续,外汇管制有所加强,企业境外投资的审批明显放缓,事实上已经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海外扩张的意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也有所上升,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比较,“一带一路”(除了新加坡)仍然是“非主流”。


  中国企业到海外进行投资的时候其决策通常更加市场化,由于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对海外了解有限,因此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常成为首选,“一带一路”沿线多数经济体由于风险高、市场小、投资回报不确定等因素成为次要选择。因此,国内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十分必要,当然这些优惠政策一定需要建立在市场化商业行为的基础之上,否则背离市场经济的商业活动很难持续。


  最后,我们要特别强调,事实上古代丝绸之路之所以兴盛,经济利益是其核心驱动力。没有了经济利益,丝绸之路也就只能是个历史名词,停留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因此,无论这个新愿景被描述的如何美好,经济合作永远是主心骨,正如中国政府2016年4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了四项共建原则,其中包括“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也只有如此,“一带一路”倡议才可以持续、长远发展。


  附录:其它“一带一路”经济体相关数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