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支持倍耐力加码中国市场
自2015年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收购后,全球知名轮胎制造商倍耐力2017年亚太区销售额约8亿欧元,是企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来自中国。而2018年到2020年其计划投资超过1.2亿欧元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进一步拓展市场,其最新的智能轮胎系统有望明年在中国面世。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5月8日的中国化工与倍耐力联合举行的企业战略媒体沟通会上了解到的信息。中国化工及倍耐力董事长任建新透露,会长期持有倍耐力的股份,将提供一些资源支持其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在创造一些符合中国市场的新模式。而风神和倍耐力工业胎业务的相关整合也在进行之中。
而这只是中国化工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已经成功并购了法国、澳大利亚、挪威、以色列、新加坡、德国和瑞士等国的10家海外企业,海外资产占比超过80%,海外销售收入超过70%,全球战略布局已经形成。
据了解,倍耐力成立于1872年,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制造商之一,在全球拥有19个工厂、约3万名员工。2015年8月,中国化工联合丝路基金完成了对这家意大利知名企业的收购,获得控股地位。
倍耐力全球执行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克·特隆凯蒂·普罗维拉(Marco Tronchetti Provera)在8日的会议上介绍说,随着工业胎业务的分离,过去3年倍耐力在高端、超高端轮胎等高价值业务领域发力,将其高价值轮胎收入的7.3%投入研发,成为全球唯一专注于乘用车轮胎业务的企业。
数据显示,倍耐力目前在超高端轮胎领域的销量占全球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2017年高价值轮胎业务占到其全球收入的57.5%,到2020年的目标是达到63%。其中,在亚太地区,2017年倍耐力高价值产品业务销售收入比2016年增长了18.3%。
“在亚太地区,我们预料会有进一步的快速的发展。”马克·特隆凯蒂·普罗维拉表示,到2020年,倍耐力在全球会拥有17000个销售点,其中35%在亚太地区。根据高价值的战略和工业计划,倍耐力从2018到2020年在亚太地区投资超过1.2亿欧元,目的就是增强高价值的产能,进一步改善产品的组合和流程的数字化。根据预测,亚太地区高端和超高端的汽车市场将从2016年底的2700万辆增加到2020年4100万辆。而就原配汽车市场而言,18英寸以上的高端轮胎市场容量在2020年将从2016年的4600万条,达到7000万条。
中国市场无疑是重中之重,据了解,倍耐力自2015年在中国投产第一批轮胎产品以来,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了4000多名员工,并建立了兖州和焦作两个轮胎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200万条,2017年销售点达到3744个。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高端和超高端车型销售的重要市场,大量新技术云集,对企业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增长具有战略意义。”马克·特隆凯蒂·普罗维拉称。
2017年,倍耐力第一款Cyber(智能轮胎)技术的产品——Connesso投向市场,它可以通过植入轮胎的传感器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将轮胎磨损、胎压和温度通知用户。据透露,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12个月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倍耐力中国工厂也正处于智能化与灵活性生产数字化转型核心阶段,2018年下半年将相继实施“大数据分析”以及“数字化驱动文化”项目。
任建新表示,中国化工集团将提供所需的支持,以促进倍耐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在中国的发展,从而加速倍耐力的成长。同时倍耐力在包括产品、生产设备以及工业4.0制造流程在内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开拓也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