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模式”引领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作者: 发布于:2018-10-15 11:00:24 来源:荆楚网
2017年,湖北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总额达8726.76亿元,占全省GDP的23.9%。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中,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交易额3979.61亿元,占交易总额的46%;政府采购项目交易额913.32亿元,占交易总额的10%;土地出让项目交易额2189.01亿元,占交易总额的25%;PPP项目交易额1106.61亿元,占交易总额的13%。
一系列的数字展示出了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的累累硕果。2003年,湖北省率先实施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改革力度、深度和广度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湖北模式”。近年来,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率先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湖北品牌。
探索创新 打造“湖北模式”
一直以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权力寻租、利益输送问题十分严重,暗箱操作、围标串标问题十分普遍,公共资源行业主管部门成为腐败问题的重灾区。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如何让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湖北省勇担重任,破冰探路,吹响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的进军号角。
2006年,湖北省作为中纪委、监察部招投标体制改革的唯一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招投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12年来,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在中纪委、监察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和重点支持下,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确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综合监管体制和“五统一”(即统一综合监管机构、统一交易平台、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行业自律组织)的市场监管机制,打破了行政部门集公共资源项目决策、投资、交易、建设、监督为一体的内部运行体制,将交易分离出来实施综合监管,改变了“自己监督自己”的痼疾,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创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湖北模式”。
“湖北模式”先后多次被中纪委、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安排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会议等场所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全国先后有25个省份借鉴湖北省“一委一办一中心”的改革经验,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机构。
深化“放管服” 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
众所周知,公共资源交易条块分割、监管分散,各地区、各行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市场自建、规则自立,成为羁绊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主要障碍。
为打造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湖北省开展了制度清理工作,近三年来先后清理违反上位法规定、制度矛盾冲突的有关文件724件,废止355件、修改123件、保留246件,废止的文件近50%,解决了制度矛盾冲突、内容重复等问题,实现了“全省一规”。
同时,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积极适应“互联网+”招标采购发展趋势,建成了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督系统,并实现了省电子服务系统与国家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以及7个行业交易系统、17个市州交易系统、2个央企交易系统的对接,实现了纵横贯通,搭建了“一张网”。截至目前,全省电子交易平台覆盖率达100%,全流程电子化率达70%以上,远程异地评标覆盖率达50%。
在监管方面,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解决了监管“缺位”“错位”问题,打破了“信息孤岛”“数据藩篱”,强化了部门合作、密实了监管网络、促进了公开透明。
改革的不断推进,让企业和群众体验到了更好的服务,逐渐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每年为企业减负4亿元、减少企业资金占用20亿元,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2018年,湖北省社科院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6%。
目前,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2019年底前建成完善‘全省一网’,努力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率、远程异地评标覆盖率均超过80%”的目标。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