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制新建高校和医院
北京出台产业指导目录 限制新建高校、医院
预备扩建的北京高校,只能寻地京外了。
根据近期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北京将对高等教育、医院、批发零售、房地产业等进行限制。
其中北京市不再新设立普通高等学校。五环路以内,不再批准建立政府办综合性医疗机构。东、西、北四环路和南三环路以内,禁止新设立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业设施。东、西、北五环路和南四环路以内禁止新建酒店等项目。
同时除了像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以外,北京将对一般的制造业均采取限制或者抑制发展的措施。这使得未来北京一般制造业大发展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主任刘岚芳认为,这样很有必要。北京以后强化核心功能,一些不必要的非核心功能,都可以疏解出去。
“像医院过度集中在城区,京外看病的人多了,就容易造成拥堵。甚至城区内的一些商业都可以转移。”她说。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共有72家三级医院,其中三环内有35家三级医院,占全市总量的49%,五环内有三级医院54家,占全市的75%。这些医院,1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外地人。
限制部分服务业发展
根据近期北京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北京将限制部分服务业的发展。其中低端服务业在列。
比如,除了高端产业功能区外,东、西、北五环路和南四环路以内,禁止新建展览类设施。另外,东、西、北四环路和南三环路以内,禁止新设立营业面积在 1万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业设施。
在制造业领域,除了新能源汽车外,一般汽车制造业、窄轨机车车辆制造等均在禁止和限制之列。但是制造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不在禁止之列。比如制造业的研发设计、采购营销、技术服务等。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博导安树伟认为,低端制造业搬出后,可能使得北京总人口减少,进而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搬迁一些低端产业是必要的,可以解决北京人口过多的问题。比如说动物园批发市场搬走后。但是如果从业人员不随市场搬离,也会是个问题。这部分人毕竟重新转行就业。”他说。
北京目前常住人口总量已经超过2000万,远远超出2004年人口规划2020年1800万常住人口的目标。北京每年常住人口新增仍以50万左右的态势在上升。
刘岚芳认为,目前外地人口占北京的30%,一些低端产业使得人口聚集,适当疏散低端产业,有利于解决北京人口拥挤问题。这些低端产业可以向北京周边地区疏散。
此前,随着北京大红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将外迁,目前河北永清、固安、涿州,天津一些区县,均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北京已经有服装城投资商,开始在永清建设商城,开始了批发城的搬迁工作。
五环内不建综合医疗机构
根据上述目录,北京东、西、北五环路和南四环路以内,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但高端产业功能区除外。另外北京五环路以内,不再批准建立政府办综合性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政府办综合性医疗机构床位总量。
同时北京提出,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中等职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也类似。
“这样也好,北京、上海、广州的高等教育,以后应该告别空间和规模的扩张,进入到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上来。比如普通高校转化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搞职业教育,更好地和市场对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告诉记者。
他认为,目前在北京郊区空地再建校不一定合适,下一步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如果北京高校要扩建,可以搬迁到河北或者天津。如北师大就有珠海分校,北师在沙河有校区,都发展的不错。
“北京的大学如果能够分流到河北去也不错,因为河北好的学校不是很多,如果河北能够开放,给予北京高校足够的优惠政策,那么还是有学校愿意搬的。”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河北仅有一所211大学,即河北工业大学,还是在天津市区。北京大部分高校都有分校区。也有一些高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已经选定了北京郊区的校址,等待搬迁。
首都经贸大学博导安树伟认为,北京如果要疏散产业,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手段,然后是行政手段。
高校如果不能在本地扩建,可以采取对一些学校兼并,或者合作办学、另建校区的办法。至于产业和人员疏散,还是要靠市场来决定。比如可以通过地租、税收等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该淘汰的产业需要尽快淘汰,该增加的要尽快增加。比如一些职业学校没人愿意去,招不到学生,就该淘汰掉。”他说。
在他看来,北京在五环外需要建一些医院,因为很多新建小区相应的医疗、教育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城外的人到城里看病不方便,成本会很高。
定军;孙倩;段倩
下一篇:江苏混合所有制改革细则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