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操作-政府采购信息网

数说安徽政采:规模创新高 服务民生占主导

作者:黎娴 李成名 发布于:2012-03-07 10:56: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2011年,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党支部举办“七一”主题教育活动,在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合影留念。

    中心风采录·回顾与展望

    ■ 本报记者 黎 娴  通讯员 李成名

    日前,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安徽采购中心”)发布了2012年的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指出2012年将“围绕一个中心,紧扣两个方向,突出三个服务,实现四个突破”开展工作,这一目标为安徽采购中心2012年的政府采购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1年以来,安徽采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服务理念上更加注重规模、效率、质量的统一,在业务操作中更加注重节支和发挥政策功能并重,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提升执行力,在工作环节上更加注重整体协调配合,努力做到岗位职责明晰、业务流转顺畅、操作依法规范、服务热情周到,以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安徽省财政厅和省直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和好评,得到了采购单位和广大供应商的理解支持,并再次被评为“全国十佳集中采购机构”,被推荐参评第三届“安徽省文明窗口”,采购中心党支部更是被评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其制定明确的工作方向分不开,也与全体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倾心付出分不开。

     一、扩面增量 采购规模首破50亿元

    2011年,安徽采购中心不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坚持扩大采购规模,在货物、服务、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和品目上寻求新突破,继续加强对“三农”、社保、教育等民生项目的研究,逐步将部分新型服务、专业服务和公共服务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实现了采购规模、采购效益等的新突破。

   50.62亿:采购规模实现新突破

    “2011年,安徽采购中心的采购规模首次突破50亿元,共完成采购项目851个、预算金额50.62亿元,与2010年同比增长10.32亿元,增幅为25.61%。”

    安徽采购中心主任姜毅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介绍说,在安徽采购中心完成的851个采购项目中,公开招标项目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全年共完成此类项目280个,预算金额达46.53亿元,占全部预算的91.92%。人均完成采购项目35个、比2010年减少了8个,完成采购预算2.1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0.28亿元。

    11.65%:高节支率凸显效益

    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2010年,安徽采购中心共完成采购合同金额35.79亿元,节约资金4.51亿元,综合节支率为11.2%。从安徽采购中心刚刚发布的数据看,2011年,安徽采购中心的项目采购合同金额为44.72亿元,节约资金5.9亿元,综合节支率为11.65%,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据了解,安徽省省直单位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定点维修三个定点采购项目在2011年首次全部通过政府采购来确定;同时,还通过组织实施复印纸定点、会议和出差饭店定点、办公产品协议供货,有力地保障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的压缩和节约。

    超23亿:民生项目唱重头戏

    多年来,安徽采购中心积极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助力民生、推动文化发展,连续第5年组织实施全省小麦良种采购,完成采购预算金额11.2亿元,采购小麦良种3.1196亿公斤,惠及全省优势产区31个项目县的3900万亩小麦种植田。为完成小麦良种采购而组织实施的“全省小麦优势产区良种采购项目”已经成为安徽采购中心助力民生的样本项目。

    “2011年也是安徽采购中心连续第4年组织实施全省农家书屋出版物采购,采购规模达1.18亿元,经过公开招标获得的图书音像制品和报纸期刊折扣率均为历年最优,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姜毅表示。

    此外,安徽采购中心在2011年还组织实施了“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全民体育健身工程、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新农村科技粮仓等一批民生或强农、惠农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安徽采购中心共实施此类项目20余个,采购规模超23亿元,占比超过40%。

    24.85%:服务类采购拓范围

    2011年,安徽采购中心落实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拓展服务类项目的采购范围。全年共完成服务类采购项目86个,项目数占比达10.11%,首次超过10%,完成采购预算金额12.58亿元,占全部采购预算金额的24.85%。

    “采购内容从原来较单一的印刷、软件开发、布展基础上,扩展到旅游宣传、服务外包、定点饭店、高科技服务、物业管理等多方面。”姜毅进一步说明。

页数:1/3  总数:3    123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