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设立国家级新区四大定位
原标题:中国布局西北 兰州设立国家级新区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张芽芽 白丽萍 姜婷婷) 近期,中国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在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之后,兰州新区成为中国第五个、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成立是中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担负着扩大向西开放的使命。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7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兰州新区有四大战略定位,即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兰州新区从筹备启动至升为国家级新区经历约两年时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筹委会于2010年7月成立,次年2月新区建设全面启动。2012年2月,兰州新区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西部五个城市新区之一;8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兰州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兰州新区位于甘肃省会兰州市北部的秦王川盆地,处于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规划涉及6个乡镇、现有总人口约11万人,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46平方公里,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原进入河西走廊、通往新疆和中亚、西亚地区的咽喉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兰州新区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享有政策扶持:支持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加大金融支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陆续设立了五个国家级新区,各有其功能定位,浦东新区是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探索需求,进入新世纪以后推动滨海新区建设意在打造沿海经济的第三极,近两年来设立的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分别侧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以及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专家分析指出,国家级新区东部沿海地区居三,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各一家的布局,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格局日趋均衡、东西部发展也将更加协调这一规划意图。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徐逢贤指出,兰州新区的建设发展将尤其对西北地区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宁夏5省区以及内蒙古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将从整体上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为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新区,甘肃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省、市财政安排了1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到新区发展。我们还将认真学习借鉴其他省市新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细化各项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有力推动兰州新区经济建设。”刘伟平说。
为确保兰州新区建设高效推进,兰州新区将推行“大部委”运行管理机制,专门设立中共兰州新区工作委员会、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在其统一领导下,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审批流程、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领导和部门包抓项目等制度,着力减少工作层次,简化办事程序。
目前,兰州新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亿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07亿元。其中兰州吉利汽车扩能改造、大成自动化等8个项目基本建成;中铁建高端装备制造、三一重工等39个项目正在建设。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志仪指出,兰州新区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充分借鉴其他新区的经验和产业转移、梯度发展带来的机遇,这将为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但同时,区域发展滞后和与之密切联系的政策观念、管理水平等软环境制约,可能成为新区发展的短板。兰州新区的建设一定要在新的体制机制下,有新思路、新举措。
据规划,到2015年,兰州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据了解,兰州新区开发建设还将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改善西部区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