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操作-政府采购信息网

北京试点公立医院试行三权分工制衡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12-08-23 10:03: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7月29日的第一次理事会上,邢平芳提出朝阳医院采血室狭小、窗口少、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希望医院能够进行整改。这个建议被理事会采纳,目前医院的第二采血室正在修建中。

      邢平芳是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工委书记,朝阳医院三名外部理事之一。在8月22日北京市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试点工作通气会上,邢平芳回忆了在医院第一次理事会上的履职情况。

      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内容之一,也是北京市医管局确定的2012年十五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的本质特征是医院决策、执行、监督三权运行的分工制衡。”北京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在通气会上指出。

      目前,友谊、朝阳两家试点医院的理事会已组建完成,执行院长也已到位;医管局正在筹建监事会,成立后将以派驻监事组的方式入驻医院。医管局副局长毛羽透露,监事会成员的选拔将主要从行业内具备管理经验、法律素养的人士中产生。

      开放医院决策过程

      朝阳、友谊医院的理事会分别成立于7月5日、16日。

      朝阳医院的理事会有7人组成,其中包括4名内部理事和3名外部理事。3名外部理事除邢平芳之外,另外两人是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郑雪倩。

      友谊医院理事会则由9人组成,其中包括5名内部理事和4名外部理事。

      “我们人数更多,主要是医院考虑到在医改试点方面的任务,将医改的分管领导也充实到理事会当中。”友谊医院理事刘建说,而且为了弥补理事会在法律、经济等方面知识结构的欠缺,在理事的遴选中特别考虑了法律、管理方面的人士。

      两家医院已分别于今年7月底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各外部理事也已经第一次参与了医院决策过程的讨论。不过,由于医院的管理十分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外部理事能够发挥的作用仍比较有限。

      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表示,作为下一步工作内容之一,医院将组织理事会成员分专题听取包括医院人力资源、财务运行状况、固定资产及物资设备等情况的各职能处室汇报,充分了解、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对于试点医院理事会的成立,方来英指出其主要给医院带来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决策主体从相对单一到结构多元,决策模式从相对封闭到主动开放,决策立场从单纯考虑医院发展到综合多方利益。

      改变决策过程,是理事会给医院的管理带来的最大变化。对于理事会制度的完善,刘建表示,友谊医院正在考虑设立医疗质量、经济运营、财务预算等专业委员会,为理事会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同时,理事会还要处理好与医院党委、工会等原有机构的关系。

      分开决策与执行

      在友谊、朝阳两家医院第一次理事会后,两位执行院长也已经分别产生。执行院长的产生过程是,由医院的理事长提名,医管局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规定考察审核,最后由理事会投票产生。

      友谊医院的执行院长是辛有清,朝阳医院的执行院长是陈勇;而两家医院原来的院长刘建、封国生目前则担任医院理事会的理事长。

      理事会和执行院长的分工,主要改变了原来医院决策和执行集于院长一人身上的情况。理事会主要负责医院干部任免、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决策,而执行院长的职能则是参与决策、重在执行。

      “过去,我作为北京朝阳医院的院长,要兼顾医院的决策和执行两方面。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医院的发展建设和经营管理。现在,我作为医院理事长,主要负责医院重大事项的决策,身份和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封国生说,现在有更多时间用于关注和思考涉及医院发展的重大决策上面。

      对于重在落实理事会决策的执行院长而言,其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更高。

      方来英表示,医管局还将在提高医院管理要求标准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包括执行院长在内的院长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使医院的运行更有效。

      此外,承担决策、执行、监督中监督职能的监事会目前仍在筹建中。医管局在监事会成立后,将以派驻监事组的方式入驻医院,加大对医院决策、执行、运行方面的监督。

      “在试点设计和实施中,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尤其注重把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方来英说,“通过变革优化权力结构、捋顺捋清权力运行路径、明晰明确权责内容边界,来促进和实现市属公立医院领导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优化。”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