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操作-政府采购信息网

5月百城房价环比连涨12月

作者:牛思远 发布于:2013-06-05 09:05:00 来源:南方日报

  □一线城市领涨□广州环比涨幅居十大城市之首

  昨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13年5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上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4月上涨0.81%,涨幅比上月缩小0.19个百分点;同比去年上涨6.90%,涨幅相对上月扩大1.5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百城房价均价自2012年6月起连续第12个月环比上涨,而十大重点城市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住宅均价环比和同比上涨幅度更为明显。专家指出,虽然受调控政策影响,全国房价涨幅继续缩小,但伴随各地土地市场升温,住宅价格上涨预期继续释放,未来房价或将继续上涨。

  一线城市同比环比均领涨

  中指院昨日发布的百城房价报告称,进入5月以来,随着“国五条”、限价等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开发企业推盘积极性有所下降,部分购房者观望情绪渐起,多个城市住宅成交量相比上月继续下降,传统“红五月”成色不足,在政策效果继续释放和成交量走低双重影响下,全国房价涨幅在本月继续缩小。

  报告显示,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180元/平方米,环比4月上涨0.81%,涨幅比上月缩小0.19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同期,5月百城房价均价上涨6.90%,涨幅相对上月扩大1.56个百分点。按100个城市住宅价格的中位数计算,全国住宅价格中位数为7066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1.42%。

  总体来看,5月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自2012年6月起连续第12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上月缩小0.19个百分点;同比连续第6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6.90%。

  与此同时,5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占总量近八成,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1个,下跌城市个数减少了2个;同比上涨城市个数依然超过八成,同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了4个,下跌城市个数减少42个。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总监何田认为,根据历史数据来看,整体房价下跌要在成交量连续3-4个月下降后才会出现,而今年自4月份以来成交量下降仅两个月,还未到数据走低的“拐点”。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分析说,虽然5月房价环比涨幅暂时放缓,由4月的1.0%回落到0.81%,但5月同比涨幅却从4月的5.34%增加至上涨6.90%,“无法掩盖房价实质性上涨事实”。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则认为,二手房交易20%个人增值税政策执行“悬”空后,新房市场交易继续放量,基本回归到政策发布之前的正常成交水平,政策对于新房市场来讲影响并不大。

  信贷和流动性宽松或成涨价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涨幅明显。5月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720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05%,同比上涨9.68%,环比和同比都超过百城均价。而一线城市更为火爆,环比平均上涨1.5%,同比平均上涨11%,均远超过百城均价和十大城市均价的平均涨幅。

  其中,环比来看,广州以上涨2.52%位列十大城市之首,北京、深圳涨幅在1%-2%之间,上海涨幅在0.1%-1%之间;同比来看,广州、北京、深圳涨幅均超过10%,上海涨幅在5%-10%之间。

  对于一线城市房价“涨势凶猛”的原因,何田认为,首先是尽管有关房产税的争论和猜测继续存在,但上月并无实质性新政出台,政策以稳为主。同时,差别化信贷政策虽然依旧,但相较去年有所放松,加上一线城市需求旺盛,供应依然不足,价格自然走高。

  “市场基本面总体逐渐开始好转,基本面好转势必会带动价格坚挺,甚至出现涨价的现象。”张宏伟说,但导致房价持续上涨的最根本的因素,还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市场流动性宽松。

  央行的数据显示,当前的信贷以及流动性扩张形势较为迅猛,2013年1-4月份中国国内M2同比增速分别为16%左右,均高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广义货币增长13%的目标。

  中指院报告指出,与住宅市场成交受限不同,土地市场在5月继续升温。数据显示,全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前5个月土地出让金1411.8亿元,同比增3.5倍。随着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频现“地王”或高溢价成交,促使住宅价格上涨预期继续释放。

  张宏伟认为,宏观市场“基本面”转好,房企资金面不太紧张,品牌房企开始积极拿地“换仓”布局下一轮市场发展机会,而土地价格上涨,也就意味着房价难改继续上涨预期。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政府推地策略与品牌开发企业布局策略的调整,品牌开发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兴风作浪。”张宏伟表示,这有可能推动土地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房价自然而然也就不会降下来。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