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财政部长”咋三公消费
公元532年,也就是北魏永熙元年的某日,首都洛阳的大街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煞是热闹。此时,一辆由小牛犊做动力的破旧木轮车吱吱呀呀而来,与各级官吏的名马华盖形成鲜明对比,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围观,窃窃私语:“杨大人来了,快看”,“听说杨大人升任度支尚书了,怎么还坐这破车”?
路人口中的杨大人就是杨机,时任度支尚书(唐以后改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赋税收入及国家机器运转的成本核算与支出,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正如百姓所惊讶的那样,一个国家的“财神爷”,居然没钱给自己买几匹好马,置办辆好车,谁信呀?你还别不信,杨机是真的没钱,他手中的钱都是国家的,拿国家的钱为自己购置马车,他做不到,也从未想过。
杨机,祖籍天水,出身底层士族,其祖父杨伏恩曾在北魏初担任过功曹,后迁居洛阳。杨机打小时候起就志向远大、崇尚气节,为当时名流所推重。24岁时做了河南尹功曹,后历任给事中、洛阳令、尚书左丞、华州刺史、右光禄大夫等职,在官场混了三十多年,愣是买不起一辆像样的马车,连一头大一些的牛也买不起,只能买小牛犊拉车。
有人可能会纳闷:难道北魏政府没有给“三公经费”吗?答曰:初期没有,官员连工资也没有,孝文帝改革后,官员不但有了俸禄,各种经费也是齐全而优厚的。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政府都允许合理的“三公经费”存在,“开门七件事,样样要花钱”,如衙门日常运转开支、职务运行费用,还有招待费用等等,没有经费怎么行?
杨机生活在北魏晚期,像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别说坐普通马车,就是六匹马拉豪华车也不会超标准。当时刺史的座驾一般是四匹马,还有一匹备用,俗称“五马太守”。右光禄大夫的待遇比刺史高,而度支尚书的地位更高更显赫,手中掌握的可支配资源也更多。说白了,杨机还是因为恪守了廉洁从政、奉公正己的为官之道,不想在“三公经费”上中饱私囊罢了。
从简短的史料中,我们亦可管窥杨机对“三公消费”的深恶痛绝。
如在其担任洛阳令期间,“京辇伏其威风,希有干犯”。洛阳是北魏首都,高官显贵、世家豪族云集,违规使用公车或超标准使用公车的官员比比皆是,自杨机任洛阳令以后,这些奢侈铺张讲排场的官员们就再也不敢了。可见治理“三公消费”的顽症,得从自身做起,己不正,焉能律人?
另外,杨机谢绝一切应酬,自己单位的经费,他分文不花,别人单位的经费,他也不去沾。随着官职越做越大,他的“黑老包”面孔也越来越冷峻,史载“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别说一般的人情世故往来了,就是看见他,别的官员都害怕,都要绕道走,像杨机这样的官员还有什么“三公消费”见不了光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要求政府“三公消费”全盘对民众公开,但朝野一致认为,杨大人是个清官,绝对没花不该花的钱(“时论许其清白”)。
杨机的故事,引人深思,联想到今天“三公消费”问题被舆论议论了好多年,尽管上头三令五申,也没见哪个“富裕”衙门敢于真正公开“三公经费”的开支明细账,即便公开了,也是拖拖拉拉、羞羞答答、笼笼统统、自说自话,还没有让第三方介入监督。何故?还是因为花多了没个节制,到底花哪儿了,自己也不清不楚。
常说“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各级领导干部在治理“三公消费”的问题上,也应该学习学习杨机的精神,先自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别搞特殊化、特权化,建立透明的财政预算制度,别拿各种各样的借口糊弄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管住乱花钱的手,才能真正使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的财政开支不会成为一笔糊涂账。
(原标题:北魏“财政部长”咋“三公消费”)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广东上半年GDP增长8.5%
下一篇:陕西上半年中小企业营收近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