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5年底以前将基本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今年上半年我市财政收支情况如何?财政资金重点保障哪些领域?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车改进展如何?昨日上午,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走进“成都面对面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介绍了目前我市财政情况及改革方向。
关键词: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了542.6亿元,完成预算的54.4%,增长12.6%。公共财政支出599亿元,完成预算的45.2%,增长38.4%。从数据上看,收入、支出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财政收入运行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增幅来看,我市公共财政收入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收入总量名列第五,增幅第六。此外,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4.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民生保障
民生投入将超350亿
今年上半年,财政将大量支出投向了民生保障。“民生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到了我们支出的大部分。”据该负责人介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三农”、交通运输等都是支出的重点。“今年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项目继续加大了民生投入力度,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年初预算投入达到350个亿,预计全年实际投入会超过350亿,财政民生投入将创历史新高。”
怎样把这些钱用到该用的地方,我市都建立了怎样的监督管理机制呢?据悉,我市充分发挥了财政的监督职能,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的管理,确保财政民生投入用到该用的地方。首先是确保安全,我市将民生资金的支付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由财政直接拨付到位,减少中间环节;其次,在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必须符合规定用途;第三,在支付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今年,市财政局选择了78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68个部门,资金达52.9亿元。各个区(市)县也选择了334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以后,我们将结合民生项目的实施效果,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关键词: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下降三成
“三公”经费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据介绍,2012年,市财政局就通过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首次公开了市本级“三公”经费的总额,成为最早公开“三公”经费的城市之一。此后,我市不断完善机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
在严格控制和适度压缩“三公”经费方面,今年上半年“三公”经费的支出控制已有成效,根据支出月报统计,今年上半年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总额同比下降了30%以上。
关键词:公车改革
明年底前完成公车改革
公车改革如何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要求,2015年底以前要基本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据我们了解,我省、我市的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已在着手进行公车改革的前期准备,包括数据收集、情况调研等。”该负责人说,待市上的方案出台以后,市财政局将根据公车方案进行测算统计,并将经费支出的节约情况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原标题:十大民生工程全年投入将超350亿元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