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民族品牌形象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8-08-05 14:06:03 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23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77.9%的公众希望奥运领奖服采用民族品牌。
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尽量展示民族品牌形象,是公众最朴素的愿望之一,正因为如此,和比赛服、入场服一样,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不仅在款式、色彩等方面很受关注,其品牌也自然成为争议的焦点。愿望可以理解,不过奥运会实行的是商业化运作,这是国际惯例,甚至其赞助商的敲定都由不得中国政府,而是国际奥委会直接招标的结果,所以“洋牌子”拿下了运动员领奖服,尽管我们不太情愿,却完全符合程序正义。
对民族品牌的关注,应该说,和近年来政府支持民族品牌的呼声和行动有很大关系。不少地方在政府采购中特别强调支持国货,优先或者全部采用民族品牌,客观上激发起了民间对国货更加强烈的“捍卫”意识。然而需要意识到的是,政府优先选购国货,一方面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另一方面正是对支持国货做出的一种姿态或者说表率,这种态度令人欣喜,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优先选择国货与市场的本义并不完全吻合,这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对成长中的民族产业的鼓励和支持策略,我们恰恰不能因为这种保护而忽视了许多国际品牌事实上的优势。
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说,要真正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竞争力,显然并不能依赖于这种保护,尤其对处于国内垄断地位的企业,更不可躺在国家授权经营的大树下心安理得地享受保护。外资的渗透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一味在保护下前进,不但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能不能保住国内市场,都是问题。全球贸易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练好内功,注重自我积累。这种积累不仅是技术、资金等微观层面的积累,更是品牌在从包装设计到生产流通,再到营销策略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阔的胸怀,奥运领奖服品牌“旁落”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企业与国际著名品牌间的差距,激发起了公众对更多民族品牌的期待。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