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向民资开放128项目 总投资约2854亿元
包括地铁、医疗卫生、环保设施、能源保障等多个领域 总投资约2854亿元
市政府常务会议
新闻发布会
广州包括地铁、环保设施、市政设施、能源保障在内的多个基础设施领域将进一步向民间投资开放。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将梳理出面向民间投资开放的重大项目128个,总投资估算约2854亿元。
成功案例
餐厨废弃物循环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
根据《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等领域。将为民间投资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资金上推进支持民企上市、融资的一系列举措,从服务上力促项目有序加快推进。此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重点支持民资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以及“三个重大突破”领域。
在常务会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向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提问:此前广州市39号文设立了7大融资平台,涉及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众多方面,这些方面未来是否都会向民资开放呢?
对此,潘建国表示:“39号文是在广州发展
的特定阶段,按照政府决策有关程序,经过相关审查出台的文件。相关的投融资平台,已经发挥其投资、融资、筹资的作用。今天出台的《意见》,是经过这些年发展,面向广大市民更迫切、更高的城市基本功能服务和需求,对民间投资主体更加开放的文件。”潘建国还表示,《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具体落实就是“三个重大突破”,包括环保这类基础设施,固体废弃物、污水治理、废气治理,都可以列入环保设施具体范围。潘建国说:“具体实践看,广州这些年已做了尝试,并且比较成功。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上也已引入民间投资,例如,有关餐厨废弃物处理循环项目的试点,也已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开放力度
基础设施发展平台
领域将向民资开放
在发布会上,潘建国强调,民营经济在广州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表示,民营经济占广州经济总量近四成,投资的1/3,出口也占近四成,就业占七成。
他强调,特别是一些新的领域,非常需要民营经济进入。潘建国说:“例如,地铁完全依靠政府来借贷,或者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还远远不够,非常需要民营资本进入。”
市发改委去年已梳理了20个项目参加广东省第二批民间投资开放推介会,总投资估算911亿元,涉及轨道交通、市政设施、医疗卫生、能源保障等多个领域。潘建国表示,发改委积极推进面向民间投资开放项目库的建立工作,从未来几年政府投资项目库中梳理出面向民间投资开放的重大项目128个,总投资估算约2854亿元,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平台等诸多领域。
支持力度
每年安排40亿元
扶持九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新兴产业发展
广州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制定了《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安排40亿元财政资金,集中扶持商贸会展等九大优势产业及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产业化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推广应用项目等。加大产业专项资金向民营及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从2007年连续安排扶持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民营企业项目均超过专项资金的60%以上。
潘建国同时表示,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三个重大突破”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方式很多,BT、BOT、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都是模式。他表示:“进一步扩大开放肯定是方向,模式可以不断创新,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来突破和创新。”
具体领域
民营医疗机构同样可享受医保
本报讯 (记者杜娟 通讯员余洋、李妍)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办法》,其中提出到2015年,民营医院门诊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15%以上,住院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10%以上。
目前广州民营医疗机构共1411家,占全市医疗机构3459家的40.79%;民营医院床位5506张床位,占全市65940张床位的8.35%。
《实施办法》中提出,今后3年内,规划调整和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力争到2015年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15%以上,门诊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15%以上,住院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的10%以上。
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在我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举办二级以上规模的大型医疗机构,优先考虑发展短缺的专科医疗机构(中医、康复、护理、肿瘤、儿童、精神卫生、老年病和慢性病等专科医疗机构)。
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社会发展后,需求不一样,公立医院只能保基本。民营医院会面向高端,面向特殊人群服务;还有康复、护理、肿瘤等专科发展。”
《实施办法》规范和简化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审批程序,实行并联审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执业医师定点执业注册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社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民政部门申请并获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纳入我市社会保险、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享受与同等级、同类别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社会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
文/记者杜娟 通讯员余洋、李妍
图/记者顾展旭、骆昌威、 黄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