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操作-政府采购信息网

社评:疫苗事件对公众信心冲击不可小觑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16-04-29 10:37:14 来源:环球时报

2f22bed31b33483777773ac30970d8e903a36_th5555.jpg

社评:疫苗事件对公众信心冲击不可小觑

   问题疫苗事件对人们信心的冲击不可小觑。疫苗从生产到经营和运输再到接种,都有严格的规定,并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此案中经营和运输的一长串中间环节都严重违规,监管几乎形同虚设,案发后相关部门没有采取足够强大的断然措施减少损失,媒体在很长时间里沉默,这当中有多个环节都没尽责。对于那些有接种疫苗需要的家庭来说,这幅图景的确让他们有些沮丧。

 
  现在各个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但这是在大量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强烈愤慨后出现的。这看上去是国家的一次应急行动,而并非常态化的机制反应。因此这次危机注定要留下一道负面的烙印。
 
  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已经取得历史性进展,世卫组织在部分舆论宣泄的高潮中站出来,肯定中国扩大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认为中国通过接种疫苗已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并鼓励中国的父母继续通过常规的预防接种来保护儿童。
 
  我们相信,包括世卫组织公开传递不正确储存的疫苗将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的信息,都是负责任和客观的,是为了减少公众的恐慌,保护中国业已建立起来的免疫体系。
 
  但是一些家长通过这件事情对国内免疫接种的安全性产生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恐怕会有更多人动去国外或者香港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念头,琢磨这样做的可能性。
 
  因为中国出现了大量中产阶层,还有很多富裕家庭,他们对安全性的要求已同发达社会里所能达到的标准无异,不接受家人健康领域的任何风险。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主流家庭对食药安全问题已经产生强烈的集体敏感甚至焦虑,而我们的食药安全治理水平显然与他们的要求存在距离。
 
  中国说到底仍是发展中社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很多领域都还存在,食药庞大体系从业者的素质亦参差不齐,能坏一锅汤的“老鼠屎”一时难绝。不能不说,中国食药的健康发展面临一个瓶颈。
 
  用实际碰上“有毒食药”的低概率,以及即使倒霉食用了问题食药“后果也未必那么严重”来安抚当下的城市中产阶层,是做不到的。无论多难,中国必须朝着食药安全实际水平和信誉度的不断升级坚决前进。
 
  在这个社会目前的确做不到食药“零事故”(西方也未必做得到)的情况下,政府处理食药公共事故的态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政府把食药安全当做重中之重,反应迅速,不隐瞒,对涉事环节严厉处罚,追责毫不留情,就能最大限度地挽回公众的信心,将事件的损害限定在其所牵涉的局部环境内,不造成扩大化的次生损失。
 
  政府的这些行动应尽可能是自动弹射出来的机制性反应,舆论的调查发现只应提供线索,而不应等着它们发酵成迫使这种反应激发出来的决定性外力。如果舆论监督一定要形成强大压力才能管用的话,那么即使政府后来做了补救措施,舆论的不满也会保留长久的记忆。
 
  当食药安全事故发生后,人们对整体情况的担心通常都会比真实情况更加严重,个案会被一些人当成普遍情况。也会有人故意夸大问题的危害,甚至热衷将它们政治化。因而通过有效的舆论方式安抚人心是必要的,比如这一次世卫组织站出来说话,效果就比较好。
 
  然而在解决舆论问题的同时,有关政府机构不应感到委屈,尤其不能认为危机是“舆论没搞好”所致。有关机构坚决而果断的行动是第一位的,它们须是舆论施不施压都一定会做的,而不是给舆论看的。中国问题多谁都知道,但是监管机构如果竭尽全力了,人们就会多一份信心。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