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操作-政府采购信息网

质疑处理浅谈

作者:张健 发布于:2020-12-21 16:19:3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政府采购质疑案件也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供应商维权意识大大加强,甚至出现了专门为质疑投诉出谋划策的咨询公司。如何依法处理越来越多的质疑,化解供应商矛盾是目前采购人和代理机构的工作难点重点。
 
  一、理性看待质疑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处理质疑的经验较少,大部分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对质疑存在两种极端认知,要么对供应商的诉求不理不睬,要么就是过于紧张,认为只要有质疑就有可能是灰色地带的影子则项目必然存在“问题”。
 
  质疑的出现不一定是坏事,既是供应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也是对采购项目的第三方监管的体现。采购人和代理机构不必讳疾忌医,有错纠错。根据质疑发现采购项目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布更正公告,并不会影响到采购项目的正常开展,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针对性修改也能够有利于改进工作。而即使质疑事项并不成立的情况下,也能够尽量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在处理质疑过程中要保持平常心,依法依规处理即可。
 
  二、接受质疑
 
  在实际处理质疑的过程中,笔者建议不论供应商递交的何种质疑函,即使是明显不符合94号令第十二条要求的质疑函也办理接收手续。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点:收到的质疑函发现质疑人身份不能提出质疑也好,超过法定质疑期限也好,未提供相关佐证材料也好,直接在现场拒收的话是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证明的,遇到故意刁难的质疑人更有法律风险。而接收后并做好相关登记,这样留存好书面材料,方便万一事态升级后监管部门的调查取证。再来说第二点:质疑人提出质疑,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存在不满情绪。即使是质疑函不符合要求,贸然拒收容易激化矛盾,导致质疑人认为项目确实存在问题。某些情况下质疑人甚至不再走质疑流程,而是直接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写举报信,网上发帖制造舆论等,导致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增加处理的成本影响工作效率,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哪怕质疑存在不受理或者过期的情况,也尽量的就质疑事项进行调查处理,给质疑人进行解答,化解质疑人的矛盾。
 
  三、常见质疑内容
 
  质疑内容按时间分类,可以划分为开标前提出质疑和开标后提出质疑。开标前提出的质疑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资格条件、采购需求、评分细则等具有倾向性和排他性;(2)评审因素与采购项目无关;(3)采购方式不当;(4)报名、保证金缴纳方式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质疑采购项目存在倾向性和排他性,导致供应商不能正常参与采购项目,或者不能公平的参与采购项目占质疑总数的绝大部分。而开标后提出的质疑,大部分都是针对中标人涉嫌存在虚假响应、评审现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评审委员会未按规定评审标准和程序进行等情况。
 
  四、常见的质疑事项
 
  一般质疑事项主要分为:(1)资格条件、采购需求、评分细则等具有倾向性和排他性;(2)评审因素与采购项目无关;(3)采购方式不当;(4)报名、保证金缴纳方式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5)中标人虚假应标;(6)专家评审错误;(7)评审现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五、质疑事项的处理
 
  在质疑事项的审查中,要注意几个关键点:(1)采购文件是否导致供应商无法正常参与项目,比如资格条件和实质性要求完全与供应商履行项目合同无必然联系,例如采购一批医疗设备,资格条件要求则供应商必须具备市政施工工程资质。明显就不是实施采购项目的必要条件。需要考虑整个采购文件要求的采购需求和评审因素,是否具备最低限度的市场竞争,存在足够多的投标人、投标产品能够正常参与投标。(2)评审现场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当查阅评审资料和监控录像进行认定。(3)中标人是否虚假应标,应当及时与中标人沟通,并通过双方列举的证明材料进行认定。在处理质疑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并无行政调查权,导致对质疑事项的核实仅能够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审过程资料以及质疑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查证。因此在答复质疑人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并尽量列举涉及到的相关法规法规,以便质疑人信服。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