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群: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主体建电子身份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樊群在日前召开的“互联网+”招标采购论坛上透露,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每一位交易主体都建立了唯一的电子身份,凡事参加招投标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每一个环节都有信息记载,并通过构建信用指数,来扼制“任性”失信行为。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樊群在“互联网+”招标采购论坛上发言。
“我们正在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来构建信用体系。”樊群称,尽管招投标领域存在资料造假、合同诈骗、虚假交易等信息危机,但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每一位交易主体都建立了电子身份,实现信息实时记载。同时,该市在公共资源交易和信用数据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指数,用数据在评价市场主体规范程度,对一些“任性”的失信行为,采取信用报告、网上公示、降低等级等一系列措施,使其失信成本增大。
樊群透露,在交易平台与“互联网+”的融合过程中,广州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实行了远程异地评标。使身处不同地域的专家可同时进行网上评审;身处不同地域的见证人员能够通过视音频实时见证异地评标的项目;监管人员也可以在本地监管异地评标的项目。
樊群说,广州自行研发了政府采购的全电子化流程系统。对集中采购目录中的48项品目实行了标准模板的制定,采购人与集采机构之间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供应商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传投标文件,收标和开标均能够在互联网上完成,评标专家也能实行远程抽取。此外,还建立了政府采购的电子商城,每天推送2000多个品目信息。
樊群称,除此之外,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广州还建立了 “云+网+端”的新基础设施,使“公有云”和“私有云”在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方面得到充分应用;积极开展跨界合作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与金融机构合作,保证金收取、专家评审费实现网上支付和收取,招标人和代理机构能通过互联网查看评标情况,企业备案、市场准入等均可通过互联网完成。
樊群表示,“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与交易平台所具有的功能及其吻合,但纵观当前交易平台现状,必须使招投标的全过程实行电子化,并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还要打破区域边界概念,实行资源共享。此外,必须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控制交易风险。
据悉,7月30日,由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主办的“互联网+”招标采购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大力推广电子招标采购,助力招标市场投标市场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市场发展路径、公共服务平台与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电子招投标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规范、电子招标采购与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热电话题展开研讨。论坛当天,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正式开通,并公布了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交易平台名单。(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