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操作-政府采购信息网

呼吁成立政府采购项目评标复审委员会

作者:马正红 发布于:2010-08-17 09:40: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为了保证采购结果的客观公正,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采用评标委员会经过法定程序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方式。有关法律和法规赋予评标委员会极大的社会责任,而有些专家却责任感淡漠,导致部分政府采购项目评标后,采购人、供应商对评标结论有争议,对评标结果提出质疑的现象也有所增多。另外,虽然我国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对评审专家设置了相应的处罚条款,但不是很完善,也没有建立完备的专家问责等制度。
 
  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评审专家要对自己的评审意见承担责任。”但对于评标委员会的责任问题,却存在着不少争论。笔者认为,评标委员会的责任无法推卸,《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已明确了评标委员会的权力、责任和对专家的管理,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法律责任也规定得非常明确。其中,《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更为具体地规定,评标工作由招标采购单位负责组织,具体评标事务由招标采购单位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并独立履行职责。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评标委员会并非招标采购单位的临时内部机构或附属机构,也并非招标采购机构的下属部门,而是独立于招标采购单位之外的。政府采购评标委员会独立负责评标,并对评标的结果负责,任何人不得干涉,这是评标委员会的法定权利。集采机构只是组织者,不能干涉评标委员会的独立评审,因此,也不对评标结果负责,法律也没有规定集采机构有审核评标委员会评标结果的权利。
 
  对在政府采购项目中掌握“生杀大权”的评标专家应当实现严密的监督,评标专家也要有人“评”。目前,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对评标专家的错误结论通常是由内部人员审核后作出纠正的,这显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
 
  因此,笔者建议成立“政府采购评标复审委员会”,它是一个复审的常设机构,独立承担责任。当评审专家的评标结果受到质疑或投诉时,由“政府采购评标复审委员会”再次进行评审,并作出最终的评标结论。政府采购评标复审委员会应当独立于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招标采购单位,作为第三者参与评判,这样的评判相对来说会比较客观、公正。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