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改革十年,我国政府采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从2001年的653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8422亿元。同时,政府采购活动逐步涵盖一些公益性强、关系民生的支出项目,如农机具购置、中小学免费教材、医疗器械及药品、安居工程、文化下乡等日益增多的民生项目,成为了采购规模持续增长的亮点。
另外,已成功实行“管采分离”的政府采购在发挥财政政策功能、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等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效,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日益显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改革时间短、起点低、影响力有限,导致大众媒体对政府采购了解不够,于是它们在进行相关报道时,对近年来政府采购在汶川特大地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北京奥运会、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青海玉树地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漠不关心”,却热衷于炒作个别地方偶尔出现的“天价采购”和“奢华采购”个案,甚至以偏赅全、颠倒黑白地说 “集中采购集中腐败”。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采购领域的确不时会产生腐败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政府采购制度本身有问题,只能说明目前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另外,个别人、个别项目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相对建设工程领域和其他行政领域而言,政府采购领域的所谓“腐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政府采购本身就含有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目标。
笔者认为,要想改变大众媒体对政府采购“主流成绩无人问、负面新闻满天飞”的舆论宣传现状,首先需要政府采购专业媒体做强做大,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全社会对政府采购的关注度。就这一点来说,与《政府采购法》同步而生的《政府采购信息报》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进一步突出自身的专一地位、专注态度和专业品质,还应该在改变报道方式上下工夫,多采写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爱读并勤读的好文章。只有这样,有关政府采购成效的报道才会让更多的人知晓,进而获得他们的支持与认可。
另外,政府采购是一项阳光事业,关心、支持其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大众媒体应站在对新闻报道负责的高度,多一份包容之心,多宣传政府采购领域的典型人物与精品项目,例如有从业人员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倾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有采购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支率达到40%以上。
站在10年的时间节点上,大众媒体应与专业媒体同心协力,为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修正投标总价以单项汇总价为准
下一篇:政府采购工作应注重“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