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机构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之一: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每年的年终,广大集中采购机构会对过去的一年做盘点,也会对即将到来的一年做规划。无论是盘点还是规划,他们都不会忘记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采购规模。采购规模增长多少、增长率为多少,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隐藏的是集中采购机构全体人员为之奋斗的心血和汗水。
《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采购由分散采购模式向集中采购模式转变,并逐渐确立集中采购主渠道地位。法律精神赋予集中采购机构的重任之一是不断扩大集中采购规模,用规模巩固集中采购为主的地位,用规模诉说集中采购制度的优势。
用规模来扩大集采机构影响力
“规模”,这个对政府采购至关重要的词,多年来一直牵动着全国各地政府采购人的心。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政府采购总规模为7413.2亿元,其中,集中采购机构采购规模为5106.4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6.1%。“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规模非常重要,就全国来说如此,就集中采购机构自身发展来说亦如此。”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姜毅如是说。
姜毅表示,扩大采购规模对采购中心的发展有许多好处:可以锻炼队伍,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可以提高采购质量,引起社会关注,与政府采购供需双方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有了规模才有影响力。一个项目做完就完了,每个项目留给采购中心的是什么?留下的就是规模,有了规模,采购中心的社会影响力才能提升。”
正如姜毅所说,随着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其集中采购主渠道地位也越来越广泛地深入采购单位的心。2010年,该中心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亮点频现:10.4亿元的全省小麦优势产区良种采购,为广大农民节约资金4000万元;6.2亿元的省政法转移支付资金装备采购项目是该省第10次实施该项目,10年累计采购规模超24亿;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采购项目创下三项领先。
“要积极打造集中采购机构核心竞争力,提升集采机构地位,无论规模基数多大都要积极地扩大采购规模,尤其是集中采购规模。”业内专家也为集中采购机构的发展给出建议。
规模效应凸现集采优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法律顾问沈德能认为,规模能产生规模效应,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规模可以体现出集采制度的优势:采购规模关系采购效益,采购规模越大,采购效益就越高;采购规模越大,采购效率就越高。
沈德能表示,各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规模的攀升和地位的稳固,以规范操作和热诚服务赢得了口碑,得到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认可。“在建立起信任后,采购人很放心地将所有项目都委托给他们操作,这样一来就形成良性循环,集中采购机构便可以采取措施让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 沈德能说。
在日常工作中,《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的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业务越来越繁忙,他们不仅要承担集中采购目录内项目,而且受采购人委托操作的目录外项目也逐渐增多。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全年完成采购金额147.42亿元,比2008年增加18.03亿元,其中,集中采购目录外项目占总规模的30%以上。为什么采购人连目录外项目都愿意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操作?“这是集中采购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某采购中心人士给出了答案。
为了更好地体现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将零星的采购项目进行批量集中采购。他们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对各中央单位(包括所属各单位)每月计划累计采购台式计算机50万元、打印机30万元、网络设备12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批量采购,规模效应得到了最大发挥。
找准规模增长点是关键
业内相关人士分析,影响集中采购规模提升的因素众多,比如立法问题、采购人和中介机构施压、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执行不力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集中采购机构该如何顶住压力提升采购规模呢?
有人认为,可以利用行政手段为政府采购的规模增长扫除障碍,比如集中采购机构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在制定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时施加影响,要求地方政府征求集中采购机构的意见,或者要求政府及时对违反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或者要求尽快把工程采购纳入到集中采购中来等。
业内也有人士表示,广大集中采购机构明确本单位提升采购规模的着力点是关键。比如随着公共财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投入民生工程的财政性资金越来越多,这些民生工程带来的民生采购项目将成为新一轮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点;比如服务类采购项目的逐步增多等。
在业界专家看来,集中采购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规模增长点,并朝着确定的目标去努力。只有规模不断增长,才能为集中采购机构更美好的明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下一篇:得分相同 莫让印象左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