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投标人轻松围标有招
围标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串通招标投标,它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由于投标人之间直接串通围标成本更低,因此投标人之间“相互协商,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和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有的项目中,整个招标活动就只有围标人和陪标人参与,采购活动完全被围标人直接操纵,采购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不少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无奈地表示过,从招标文件的制作上看,明显就能看出有些供应商是在围标,如几家供应商的投标文件除了报价和公司简介等内容不同外,其他内容完全相同,这不是围标是什么?但由于缺乏对围标的认定依据,我们还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笔者认为,虽然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中没有围标的认定依据,但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从业人员一旦发现围标的蛛丝马迹,还是应该采取行动,力避围标供应商控制采购流程及结果。
近日,笔者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或许对破解围标有所启发:华东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在机房建设项目采购投标截止时间前一天,给购买了招标文件的5家公司都致电,询问这些公司看完招标文件后是否决定参与投标。没想到,一拨打这5家公司提供的联系电话,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吓了一跳--电话那端,响起的都是同一公司的集团彩铃。而这5家公司的联系人都表示,肯定会参与投标。
代理机构项目负责人赶紧向单位领导汇报了此事,单位领导随即把情况反映给了当地财政部门。当地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要求,开标活动如期举行。次日,这5家公司都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了投标文件。接着,当地财政部门与这5家公司的老总取得了联系,问他们是否参与了该项目的投标。其中,有3家公司表示参与了此次采购的投标,但当财政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具体的投标情况时,却都答不上来;有一家公司则“忘了”自己参与这次采购。只有T公司对自己的投标了如指掌。
当地财政部门工作人员之后又给T公司以外的4家公司致电:“你们怎么会给T公司陪标呢,现在T公司的人已经把情况交代了。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有两家公司的负责人相信了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话,及时说明了情况:“T公司让我们公司陪标,我们公司最近很忙,说抽不出空,他们便说,去不去人没关系,只要你们开个委托书就行,报名时我们公司多派个人不就可以了吗……”此起围标案得以告破。
据了解,现在不少串标案都是由一个公司操作,其他公司只出委托书完成的。笔者认为,这样的围标案不难破。建议招标采购单位从投标方案中发现有围标迹象时,也可以根据投标人提供的电话了解情况,再直接致电各投标单位。通过这些行动或许可以“破案”。
上一篇:给未中标供应商补课要慎行
下一篇:投标人综合得分最好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