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核实签字人身份致毁约
对于一些采购金额比较大或者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很多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时都会非常重视,对潜在投标人提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比如说,对于一些小项目招标,在某些环节上,采购代理机构只是要求投标人的授权代表签字即可;但对于那些采购金额大或者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在很多环节上,采购代理机构都会要求投标人的法人代表亲自签字。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把关不严,则有可能被投标人利用。近日,南方A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向笔者透露了这样一件事。
据该负责人介绍,这件事发生在东北某高速公路项目采购中。在该项目招标中,A公司是第一次参与省外项目投标,所以对中标并没有抱很大希望。由于项目的金额比较大,多个标段同时进行,参与开标活动的人非常多,A公司的老总(法人代表)见状便先行离开了,让相关负责人留下来多向其他投标人学习,以便积累经验下次再战。
让A公司相关负责人意外的是,在第四标段中,他们公司的报价居然是最低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极有可能中标。于是该负责人赶紧给公司老总打电话,让其返回开评标现场,可是电话怎么也打不通。眼看评标都要开始,电话才好不容易打通了,公司老总却说他已经返回,刚下飞机。
然而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如果投标人被评标委员会推荐为中标人,是要当场签字确认并按期履约的。这可把A公司相关负责人给急坏了。因为即便A公司的老总再飞回来,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当天下午,A公司果然被宣布为第四标段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人。采购代理机构相关人员喊了好几遍请A公司的法人代表签字却无人应答,情急之下,A公司相关负责人冲上前去拿起笔就准备签。
采购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见其稍显年轻,就说:"不像啊,看上去这么年轻!"A公司相关负责人鼓足勇气表示:"我就是。"说完就签字离开了。
对于这一果敢的行动,A公司相关负责人别提多高兴了,以为回去之后一定能得到老总的嘉奖。在兴奋之余,他赶紧把这一喜讯告诉了公司老总。
没想到公司老总却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在你怎么能签呢?你觉得这么低的报价,我们还有利润可言吗?这是跨省工程,我的目的是带着你们去学习一下,顺便扩大公司的影响力。"
该老总随即致电采购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声称自己人在南方,该项目的法人代表签字不是他所为,听现场的人说有人替他签了,他肯定不会追认。采购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生气地说:"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你不想中标,有的是人想中标。我们不可能等到你明天再来签字。"
"他们挺好糊弄的,签字的时候都没有核实我的身份,因此我们死不认账采购代理机构也无可奈何。最终,这个项目由其他中标候选人替补中标,当然价格方面比我们公司的报价要高出很多。"A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对笔者说。
上一篇:阴差阳错 发传真暴露围标企图
下一篇:“到场”含义不明确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