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评分因素时须考虑所有供应商都能满足吗?
作者:柏玲 发布于:2020-07-31 21:25:3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关键词:评分标准/潜在供应商/歧视待遇
案例回放:
某地一高校对学生生活组团建设公寓设施采购及安装项目分ABC三个包采购。2020年5月20日,A公司对质疑答复不满提起投诉,称该项目招标文件B包和C包的评分标准规定“学生公寓铁床参照国标《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金属表面耐腐蚀通过乙酸盐雾连续喷雾≥200小时测试合格的,得2分。”这一标准是参考《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优于其标准的检测,国家认可的质量检验机构无法参考该标准出具相应报告,部分检测机构根据企业提供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属于企业个人行为。
而且评分标准规定“开标时提供国家认可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金属表面耐腐蚀乙酸盐喷雾雾≥500小时测试的合格检验报告。”投诉人认为,≥500小时的检测周期是≥21天,自招标公告发布之日起至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总共23天,去掉准备样品和出具报告时间,根本无法达到需要的检测时间,检验机构无法出具此项的检验报告。因此,部分企业在招标文件发布之前已经根据招标文件中的要求提前做好检测报告,或者代理机构根据企业现有的检测报告制定的评分标准,认为招标文件中的评分标准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
财政部门认为,该项目招标中B包和C包满足上述评分内容的有D、E、F等三家公司以上的产品。因此该评分内容不具有排他性、指向性,不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驳回投诉。
问题引出:
评审因素中的某个加分项需要所有供应商都吗?还是只要部分供应商可以得分就可以?
专家点评:
业内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要求所有的加分条件都要满足3家供应商,最后只能拼价格了,那么综合评分法就失去了意义。既然是综合评审,考虑的应该是综合实力,应该是择优选择,如果什么加分条件都要满足3家的话,择优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好一点的加分条件因不满足3家供应商而不能设置,从而不能择优。比如有些产品具有“***证书”,而该“***证书”与该项目相关,此证书不作为实质性要求,而是设置成加分项,通过加分条件的设置能对具有“***证书”的供应商加分,这样既是对供应商的一种促进,也是对采购单位利益的保护。实际采购过程中,过于讲究“这种公平(加分项等需要满足3家)”,不利于供应商自身的促进,更不利于采购单位采购的“物有所值”。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评标办法的某项得分因素只有一两个供应商可以得到分数,这个因素就属于为这一两个供应商量身定做的,对其他供应商是不公平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情形。如果采购人认为这个因素是本项目必须满足的要求,应该将其设为关键因素,标记星号,对不满足要求的供应商做无效处理。
对此,财政部国库司曾回复网友留言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具体包括: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等要求指向特定供应商、特定产品;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绩效、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成交条件。根据上述规定,一是评标办法中加分因素不应只针对一两个特定的供应商设置。这里所说的特定供应商是指潜在供应商,而不是实际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如果一个项目的加分因素有多个潜在供应商可以满足要求,而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中仅有一个供应商可以满足并得到分数,不构成歧视和倾向性。如果一个项目评审因素的某个加分项,只有两家潜在的供应商可以满足要求,则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
法规适用:
第二十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一)就同一采购项目向供应商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二)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三)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等要求指向特定供应商、特定产品;
(四)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成交条件;
(五)对供应商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审标准;
(六)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或者供应商;
(七)非法限定供应商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所在地;
(八)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