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人-政府采购信息网

教育部采购中心:高校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应抓好四个关键点

作者:柏玲/整理 发布于:2020-02-17 08:38:3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在第15届全国政府采购集采年会上,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一处处长贾川结合教育部工作实际,分析了高校政府采购的特点,并分享了如何抓好风险防控工作。
 
  《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规定,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采购总金额为例,从2003年50亿左右,增加到2018年的370亿,年平均增长率都超过10%以上,年资金节支率均在12%以上,教育经费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保障了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一处处长 贾川
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一处处长 贾川
  高校政府采购有六大特点
 
  第一,采购规模大,范围广。以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来说,年采购金额超过一个亿的就有60所高校,采购涵盖了工程、货物、服务三大类,采购范围又涉及到仪器设备、材料、燃料、新建、改建、修缮工程、图书教材、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后勤服务、印刷出版、校园管理等诸多领域。
 
  第二,采购制度健全,采购行为规范。部直属高校采购在全国范围来看,采购规范,制度健全。各个高校均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和不断完善了校内的政府采购管理规章制度,高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和规范了采购的组织形式、采购方式、实施程序及监督管理。还围绕着资金管理、合同管理、专家管理以及廉政建设制定了很多的管理办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完善的制度下,破解了采购行为规范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采购行为既规范又高效。
 
  第三,专业设备科研仪器采购量大,要求独特。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担负着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大量的国家级科研任务。为科研项目的完好执行,要采购档次高,要求独特的科研仪器设备,其中进口设备又占很大的比例。
 
  第四,采购需求独特,变化性强。主要指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要满足学科发展前沿及特定领域需求,使得采购需求不断变化且比较独特的。
 
  第五,高校专家队伍专业化程度高,能够满足评审工作需要。据了解,在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来自高校的专家所占比例很高。
 
  第六,采购运行成熟,效果好,效率高。经过这么多年不但的努力与实践,各高校采购运行成熟,效果好、效率高,质量及服务都得到最终用户的肯定。不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科学科研、教学的需求,也适应了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防控风险抓四个关键点
 
  从一个采购项目执行全过程看,主要风险在哪里?贾川认为,有四个关键点:一、采购方式确定;二、采购需求制定和采购文件编写;三、评标;四、合同执行。“整个项目执行中,这四个环节风险较大。防控风险,我们需要分析风险表现是什么、拟定防控目标并制定防范措施。”
 
  采购方式确定把好三道防护
 
  关于采购方式确定,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不经报审,采用了其他方式采购,规避了更为严格的公开招标程序。
 
  二是在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选定中违反规定,选择了不适当的采购方式以牟取利益。
 
  抓实风险防控,要对事不对人,那么,防控目标是什么?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来确定政府采购方式。下一步又怎么防控?具体有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通过集体会商来决定采购方式。必须根据六种采购方式的适用限额、适用类别、适用情形和适应法规,集体确定用什么采购方式来采购,而且要形成书面的会商意见,存档备查。
 
  二是要按照规定程序变更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限额以上的项目,必须向财政部门报审。这也是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项目动态监管中很关心、很重视的问题。
 
  三是逐级审核进行防控。要经过采购人的项目经办人、项目审核人、项目负责人,主管领导层层来审核,而且要签署书面审核意见。经过多个防控措施,漏网之鱼少之又少。
 
  需求和标书编写做到公正,做好保密
 
  针对采购需求确定和标书编写,风险表现有哪些呢?防控目标是什么?防控措施又是什么?
 
  风险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采购需求确定与标书编写中,采购人与最终用户或专家、招标公司串通,使标书中商务和技术指标有明显倾向性,利于特定的投标商;二是标书编写中私下泄露关键信息给特定投标商,以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供应商提前知道标书内容,使该供应商比其他供应商准备时间充足,或者代理商找制造商,签订具有优势的代理协议等。
 
  在此环节,防控目标就是做到标书内容公正兼容,要做到保密。一是杜绝单独接触,做好保密工作。在采购需求和标书编写中,采购人、专家或招标代理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单独接触联系潜在投标商。二是要集体确定标书编写内容,无论商务还是技术条款都要集体讨论。三是要加强非标书编写专家对标书发售前的审查。四是逐级审核进行防控。标书发售前,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主管领导都签署意见。
 
  评标中避免与专家单独接触
 
  在评标期间风险表现是未按规定抽取专家,评标前指定专家参加评标。以及评标过程中与评标专家串通,达到满足人情或者谋取私利的目的。此环节防控目标就是要实现评标专家依法选取,相关人员依规评标,评标结果做到公正。如何实现防控目标呢?具体措施有四项。
 
  一是依法抽取专家;二是评标过程中禁止与评标专家以任何形式的单独接触;三是评标过程中严格纪律要求,保证评标专家独立公正评审。采购人要发挥主体责任,对评标结果要负责,针对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违反规定的,应及时指出;四是逐级审核。评标结果,包括过程打分,要经过项目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主管领导,层层签署意见,方可进入中标结果公示阶段。
 
  合同签订不能改变核心条款
 
  合同签订环节的风险表现是:合同签订时,采购人与中标供应商串通,改变招标时合同核心条款,以达到满足人情或者谋取私利的目的。招标文件的核心条款,影响到投标的质量与价格,如果更改,供应商可以用低档次产品供货。所以要做到合同依法签订,杜绝谋取私利。
 
  这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是合同签订中,除履约签约工作职责外,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中标供应商单独联系。第二是与中标供应商签订合同时,不得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不得与中标供应商私下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第三是依法签订合同,合同签订所有事项由集体决定。 第四是逐级审核合同条款,由项目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主管领导审核合同,审核完签署书面意见,方可进入合同签订阶段。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