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两年遴选首批91家国家认证的创新型企业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8-08-05 13:22: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网络版
根据计划,在明年以及今后几年,更多的企业还将入选“创新型企业”,并最终达到500家左右。
“科研院校由于脱离市场,成果很难转化成有竞争力的产品。要想走创新之路,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8月1日,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创新型企业评选负责人汤富强向记者表示。
7月28日,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举行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并公布了首批由国家认证的“创新型企业”名单。
作为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结果,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后确定的第一批创新型企业共有91家,其中在IT和电子类企业中,中国网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联想、汉王、宝信软件、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浪潮、海尔、海信、华为、长虹、中兴等多家企业上榜。
根据计划,在明年以及今后几年,更多的企业还将入选“创新型企业”,并最终达到500家左右。
“我们将在政策、资金、研究项目上对这些企业进行支持,帮助一批企业成为中国的研发和创新的中坚力量。”汤富强向记者表示。
“以企业为主体”
“科技部早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走过不少的弯路。”汤富强向记者表示,对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扶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据汤介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主要科研力量集中在院校和研究所,政府的政策和科研经费也都是向这些机构倾斜。而这种现象存在一些弊端。
一位曾经在科研单位工作过、现在任职企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科研院校的研究中不是面向市场的,导致许多成果不具有实用价值,能够进行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有限。另外,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科研单位“不管是否能够做出来,先下手为争取经费,盲目申请”的现象。
与此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本身却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据汤富强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只有25%左右的企业设有研发机构,只有30%左右的企业有过研发活动。整个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42%,而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却只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77%。
“到2005年,政府已经意识到,并且确定了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汤富强说。2005年10月举行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并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目标。
该目标提出后,各部委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而创新型企业的试点工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
据汤富强介绍,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引导一批有资质的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当年12月,名为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计划制定了出来。该计划确定要建立起一批创新型企业,建立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以及对于战略重点产业的重点扶持等。
2006年7月,创新型企业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共评出了103家企业。经过两年的试点,有关方面从这103家企业中评选出了91家企业,正式授予了“创新型企业”的称号。
“没有通过评审的12家企业中,有5家是因为自身没有参加评选,其余的是因为还不符合标准而被缓评。”有关人士表示。
而据记者了解,第二批共184家企业的试点工作也已经于2007年11月启动,并可能在2009年评审成为第二批创新型企业。
两年试点
“评审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我们看重的是这个过程。通过两年的试点,鼓励和帮助这些企业完成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变。”汤富强说。
而如何在评审中指导企业的创新发展,则一直是各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作为评审的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接收企业的申报资料,并联络各部委的相关人员进行审议。
参与了评审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军向记者表示,如何制定合适的目标评价体系,成为了这两年讨论的一个重点。
据张杰军介绍,最初设计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方案,制定的指标多达80个,但最后却发现指标过多造成理解上的麻烦和操作上的不便。通过多次联络各单位进行讨论,指标历经多次删减,80个指标变成了24个、10个。最后,在今年上半年确定了目前使用的4+1指标体系。
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由4个定量指标和1个定性指标构成。定量指标包括:研发经费的投入规模;发明专利的数目;新产品(工艺或服务)收入的数额和在整个销售收入中比例;全员劳动生产率。定性指标则考察企业对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我们内部做过核算,发现通过这5个指标得出的结果,和用80个指标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张杰军告诉记者。而对于企业来讲,这样则容易理解得多。同时,有关部委通过对试点企业的指导,帮助企业把目标分解,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方案。
但评价和政策指导并非是两年工作的全部内容。汤富强告诉记者,实际上,在对103家企业进行试点的时候,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企业的创新发展,通过财政上和政策上的优惠来推动企业的创新。
“不仅仅是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这三家,实际上,有很多部委都提供了相关支持,包括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等,从政策到资金等多方面都给了必要的支持。”汤富强说。
在资金支持方面,2006年3月,科技部已经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重点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研究和产品,国开行从贷款额度、利率、贷款期限等各方面向创新型企业提供支持。该项贷款额度在“十一五”期间将达500亿元。
另外,企业内设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作亦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2006年12月,科技部制定了《关于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内部设立国家级的研究机构。截至目前,已经有57家试点企业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91家企业中一半以上与高校、研究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与此同时,对于863计划、973计划,以及其它由国家资助的科技支撑计划,也鼓励企业成为牵头单位,与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科研项目。此外,在制定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时,到各创新企业征集企业的需求,并把企业的需求考虑在内制定国家的科研计划,从而把政府倡导的科研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
而在人才和资源方面,政府设立了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引进和培训高级人才,并在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中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机会。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上述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汤富强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字:企业的研究经费总额从2005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29亿元,占全国3万余家规模企业总额的24.6%;研发人员总量从2005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1万人;各企业的专利数、新产品收入、经济总量等也都有明显的提升。
而在科技部相关措施的带动下,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改善。根据科技部的统计资料,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从2004年的1966.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3003.1亿元,在当年GDP中所占比重从1.23%提高到1.42%,尽管和发达国家的3%左右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期待税收和采购支持
“这是一件好事,但能否在根本上取得效果则有待观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缺乏有计划的支持,不排除出现个别企业虽然有了创新型企业的称号,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现象。
“如果只是简单把研究主体从科研单位变成企业,那么,某些企业也会沾染上科研单位同样的问题。”这位专家认为,真正要改变的是整个社会的科技投入环境,政府的指导更应该通过税收、市场、法制等方面来引导。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两家企业的相关人员就表示,尽管知道自己企业评上了创新企业,但对于其实质性内容并不知情。而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发展部负责创新型企业参评的姜昕则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汉王目前并没有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政策上的优惠在短期内也没有很深刻的感受。
姜昕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更希望在将来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税收、资金方面的支持。她列举了企业方面的三个需求:对于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研发项目的直接资金支持。
上述专家亦向记者表示,政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税收调节和采购,这一方面让企业少花了钱,一方面带来了市场,现实的实惠比任何的鼓励都有效。
“实际上,目前我们正在考虑进一步的办法。”对此,汤富强表示。这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的题中之义。
2006年2月,针对该《规划纲要》,国务院发布了60条配套政策,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10个方面作了规定。很显然,如何落实这些配套政策,特别是税收和政府采购方面,仍然是科技部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之一。
“各地早已经展开了试点,比如,四川已经在做研发的税收抵扣,而北京和江苏则在政府对于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上下功夫。”汤富强表示,下一步的目标是在国家层面上形成具体的操作办法,加之此前已经形成的各项政策,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环境平台,从而为企业和整个经济的转型提供必要的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努力提升民族品牌形象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