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人-政府采购信息网

警惕无核心技术产业成“伪高新”

作者:无核心技术产业成“伪高新” 发布于:2010-06-24 11:04:00 来源:广州日报

  简单加工出口、环境污染 部分新兴产业正走老路

  昨天本报关于部分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无核心技术也是新兴产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我在一家LED的高新企业考察,发现这个企业根本就是个伪高新,只是将进口的LED灯进行组装加工,却每年从政府那里得到数千万元财政支持。”区域经济学专家张明向记者讲述。而类似的情况在我国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决定着我国在下一个经济周期中的世界地位,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部分新兴产业仍在延续着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高消耗、高污染、利润低廉”的发展模式。

  现象一:  LED企业多数是组装厂 只赚加工费

  环保节能的LED产业目前正在突飞猛进,我国有几万家LED企业。而各地政府也大力支持发展,但是不少企业拿着政府补贴却做着低档的生产加工。

  区域经济专家张明告诉记者,他曾到该类生产企业做过调研。这家企业号称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从山西省获得高科技支持资金几千万元,但却没有核心技术,生产所需要的核心部件(芯片)是从台湾进口的,所有其他部件都是采购的,仅在本地组装;产品组装是全手工的,连生产流水线都没有。这家企业的净利润还小于政府获得资金支持。

  在深圳做LED出口贸易的渠瑞君告诉记者,“LED技术含量主要几种在外延片和芯片,利润也是在这两部分。但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核心技术。企业赚取的只是加工费。”

  现象二:  多数新兴产业“两头在外”

  除了LED之外,目前在我国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多数都缺乏核心技术,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企业:关键材料来自国外、产品销往国外,而多数企业仍像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那样,做着封装组件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据张明介绍,目前我国主要的新能源设备核心技术被外国公司控制,我国新能源设备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产能严重不足。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被垄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少数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很难获得关键技术,而高纯度硅料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光伏产业大部分利润被成本抵消。

  在风机制造领域,风电整机制造确实存在一定的过剩苗头,但关键零部件特别是最核心的轴承和控制系统的国产化能力,目前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技术缺失致行业性亏损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曾公开表示,由于自主创新技术缺失,要向国外交付相应的知识产权费用,致使风电设备成本居高不下,而在装配环节的产能相对过剩,行业利润普遍较低,甚至导致行业性亏损。

  而光伏电池生产的下游加工制造环节过度投资,不断扩大产能,但这是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低水平扩张。一旦产业技术升级,日益膨胀的产能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

  现象三:

  清洁能源成高污染产业

  太阳能、风能一直是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洁能源”的美名。目前一些急功近利的太阳能、风能企业,显然是在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赚钱。

  据悉,提炼一吨多晶硅要消耗16万度电和副产品四氯化硅的处理,从单位能耗上看,生产1kW的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的能耗约在2600KWh,其中主要的耗能环节在多晶硅的生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属于“两高”型产业。虽然有些专家表示,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能耗会快速下降,并且在生产环节可以做到清洁生产,没有污染。但国内光伏企业投机取巧造成了污染。

  原因:地方政府“大干快上”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天表示,部分新兴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成了“伪新兴”,其实与地方政府的引导不无关系。

  很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几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模,这导致企业都盲目进行技术引进,“什么容易做就做什么,以求更快的发展,反而将自主创新这条路给封住了。”而地方政府的大干快上,也导致他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降低,甚至容忍一些新兴产业高污染。

  这也给一些企业政策钻空子,比如打着高新技术的幌子骗银行贷款、骗财政支持、骗取土地优惠等等。

  建议:政府应持积极的消极态度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炉”。

  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鲁政委表示,地方政府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时应采取“积极的消极态度”。“政府不要来替企业选择技术发展轨道,要培育的是技术创新的机制,而不是最后的产品。政府采取的应该是以指标来衡量。”鲁政委说。张明表示,在规划上要结合本地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政府的新兴产业支持政策要进一步细化。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