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太偏颇
作者:白景明 发布于:2011-09-30 14:05:58 来源:新华网
如何看待税负水平近年来成为中国社会热点话题之一。200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榜单,把中国排在第二位,使中国公众关于税负问题的争论升温,近日人们重提这一排名,税负讨论再掀高潮。
《福布斯》杂志推出的税负排行榜在其它国家内没有受到关注,在中国却产生了轰动效应,确实值得思考。有必要指出:税负分析得出什么结论是次要的,首先是分析态度。如果先是在脑海里框定了结论,再从材料中找依据、用适意的方法来论证,那么,结论肯定是偏颇的。这种分析模式就是不公平的范式。由此出发考察情况,可说《福布斯》的分析根本是不公平的。
首先,《福布斯》所言指标的名称是“税负痛苦指数”,其中“痛苦”二字等于否定了税收存在的必要性,进而也否定了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如果纳税是痛苦的,那么,政府征税就是与民为敌,税收是政府存在的基础,结论当然就是干脆取消税收,实际上是鼓吹无政府主义。这果真符合民意吗?当然不是。世界各国公众对政府都有意见,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公众赞成无政府,要求取消税收。比利时的政府关门几十天,公众上街游行要求政府恢复运行,说明的是这个道理。美、欧的富人同意给自己加税,反映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在方法论上,《福布斯》把六种各国普遍课征的税(费)各自的最高法定税率加总后排名。这种方法根本不科学。一是适用六个税(费)最高法定税率纳税(费)的人数很少,所缴收入占税(费)收总额比重不高;二是各国税制不同,可比性差。比如六个税(费)中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各国基本都征,但分别采行综合计税、分类计税、分类与综合相结合计税三种模式。中国采行的是分类计税,《福布斯》把我国工薪所得税目中的最高法定税率与西方国家综合计税的最高法定税率来比较,当然是人为抬高了中国的税负;三是六个税中有财产税,但中国目前根本没有西方国家中的财产税(保有环节税种),只是对财产流转课税(契税、营业税)。因此,所做比较是不同质的比较,分析自然不公平。
必须指出,对一个国家来讲,公共产品供给与税负高低具有因果关系。公共福利水平高,税负必然高。欧洲国家税负高达40%左右,根本在于高福利。发展中国家普遍在30%左右,根本在于福利水平相对低。也就是说公共福利不是无源之水。这个道理公众是清楚的。正是因为这点,《福布斯》的排行结论使人们顺理成章地产生了疑问,即: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与税负到底对称否?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人纳税后很少感到公共福利供给。应该承认,产生这些疑问和观点可以理解,因为人们是从个人角度看问题,不甚了解全局情况。但同样要看到,认定中国税负与公共福利供给高度不对称的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
第一,部分公共产品享用是有条件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产品享用都分为无条件和有条件两类,前者如国防、环境保护、外交,人们随时都在享用。后者如义务教育,只有适龄儿童的家庭享受,没有孩子的家庭享受不到。再比如路灯,经过或居住在某一区域的人享受,否则享受不到。又比如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只是低收入群体内的人享受,其他人不享受。这些公共产品中国政府都提供,有些人没有感受到,原因是不具备条件,比如中、高收入者就享受不到低保。但这并不证明政府没有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也不能证明这些人没有权利享用这些公共产品。
第二,公众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的支出大幅增长。近年来中国力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落实,实际上是重构社会福利体系,着力解决事关公众生存质量提升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因此,近五年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农村水事务等支出年均增幅在20%以上,有些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率个别年份高达30%多,比如2010年学前教育增长48.6%、特殊教育增长72.8%、社保补助增长3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增长34.7倍、社会福利增长46%、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增长17%、保障性住房增长69%。2010年教育、社保、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五项支出之和占总支出比重已达40%多。同时,政府也在从制度建设角度保证支出标准相应提高,以确保民生投入增长。比如低保水平与物价挂钩。再比如覆盖90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标准从50元人提到目前的120元/人。
第三,中国是世界上财政支出压力最大国家。人口规模、物价状况和政府职能是决定财政支出压力大小的三项基本决定因素,中国有13.7亿人,比发达国家(美、欧、日)人口总和还多。公共产品需求量与人口正比。目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低保人员,1.6亿义务教育适龄人口、8000多万残疾人,这些群体尚需额外支出。同时,物价还在上涨,这又需要提高支出标准,增加补贴性支出,比如社会保障补助标准的提高、公共交通补贴增加、出租车用油补助扩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增加等。目前这些补贴性支出已突破一万亿。此外,政府还要履行保增长、调结构、治理环境职能,这又在拉动支出增长,比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增长、交通运输投入的增长等。然而反过来中国人均财力仅为1200美元,比发达国家水平低1万美元。很显然,需要与可能矛盾尖锐。在此背景下,还要压低财政风险,以免步入西方高负债境地。可以说,中国是在人均资源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条件下保发展,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财力保稳定。
显然,中国是在税负与支出之间艰难地寻找着保全局、保长远、促发展的平衡点。这既需要政府努力,更需要社会各个群体的理解。当然,中国的财政支出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出,比如预算执行尚需完善,预算编制方法还应优化、资金管理仍需细化。这些问题理应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良策。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今年年终奖,该缴多少税?
下一篇:2011:中国“减税进行时”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