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大力支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13-08-26 08:53:00 来源:农业综合开发办
我国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中型灌区与大型灌区、农田末级渠系一起,是我国农业灌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从199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改善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水资源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调查,我国现有灌溉面积为5万-30万亩的重点中型灌区2157处,涉及的有效灌溉面积约1.55亿亩,约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17.5%。这些灌区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且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损坏渗漏非常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灌溉的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切实解决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从1997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水利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中型灌区项目”),对重点中型灌区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1997年-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资金57.52亿元,对701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了节水配套改造。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4.73亿,对309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扶持项目数量,都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年度资金达到12.53亿元,新建和续建中型灌区235处。已经编制并发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11-2020年10年间,完成1575处待改造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任务。
二是完善政策机制,确保地方资金落实到位。为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落实,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投入机制。一是逐步降低中型灌区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与水利部门自筹资金比例。该比例由2008年的1:0.6:0.6,降低为2011年的全国平均1:0.48:0.48。二是取消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配套任务。从2009年起,取消了中西部地区中型灌区项目的县级财政配套任务,减少的资金相应由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承担;同时,对这些地区的水利部门自筹资金比例也不再作硬性规定。三是创新投入机制。从2007年起,在部分省份开展了中型灌区项目“地方先行投入”试点,即:第一年度(按政策规定,中型灌区项目分两年建设、第二年度建设完成)先用地方配套资金先行开展项目建设,在规定时间内经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查通过后,第二年度一次性拨付中央财政资金继续完成项目建设。实践证明,“地方先行投入”机制对督促地方财政和水利部门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保证项目按计划建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统筹项目布局,形成项目合力。各级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分工负责,配合协作,合理布设项目,使灌区改造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结合,力求做到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拟自2014年起,启动重点重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在中型灌区项目的选择上,两部门共同坚持拟立项项目需位于或跨越位于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项目受益区已经或准备列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从而使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可靠水源保证,做到旱灌涝排,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效益。按照有关规定,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灌区隶属关系实行县级或地级报账制,以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有效性。同时,水利部门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
由于中型灌区项目管理严,资金用得好,效益非常明显,受到地方的普遍欢迎和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御灾能力。通过新建或改造水源渠首、衬砌渠道、配套渠系建筑物等方式,有效提高灌区灌溉面积。据测算,1997-2012年,通过中型灌区项目建设,累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700多万亩,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旱灾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997-2012年,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60亿斤。三是节约了水资源。通过推广渠道硬化防渗技术、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等,到2012年,改造后的灌区每年节约灌溉用水约46亿立方米。四是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节约灌溉用水,减少了地表水引用量,加大了河流下泄水量,对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明显作用。
据调查,我国现有灌溉面积为5万-30万亩的重点中型灌区2157处,涉及的有效灌溉面积约1.55亿亩,约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17.5%。这些灌区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且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损坏渗漏非常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灌溉的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切实解决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从1997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水利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中型灌区项目”),对重点中型灌区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1997年-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资金57.52亿元,对701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了节水配套改造。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4.73亿,对309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扶持项目数量,都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年度资金达到12.53亿元,新建和续建中型灌区235处。已经编制并发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11-2020年10年间,完成1575处待改造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任务。
二是完善政策机制,确保地方资金落实到位。为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落实,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投入机制。一是逐步降低中型灌区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与水利部门自筹资金比例。该比例由2008年的1:0.6:0.6,降低为2011年的全国平均1:0.48:0.48。二是取消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配套任务。从2009年起,取消了中西部地区中型灌区项目的县级财政配套任务,减少的资金相应由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承担;同时,对这些地区的水利部门自筹资金比例也不再作硬性规定。三是创新投入机制。从2007年起,在部分省份开展了中型灌区项目“地方先行投入”试点,即:第一年度(按政策规定,中型灌区项目分两年建设、第二年度建设完成)先用地方配套资金先行开展项目建设,在规定时间内经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查通过后,第二年度一次性拨付中央财政资金继续完成项目建设。实践证明,“地方先行投入”机制对督促地方财政和水利部门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保证项目按计划建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统筹项目布局,形成项目合力。各级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分工负责,配合协作,合理布设项目,使灌区改造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结合,力求做到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拟自2014年起,启动重点重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在中型灌区项目的选择上,两部门共同坚持拟立项项目需位于或跨越位于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项目受益区已经或准备列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从而使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可靠水源保证,做到旱灌涝排,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效益。按照有关规定,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灌区隶属关系实行县级或地级报账制,以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有效性。同时,水利部门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
由于中型灌区项目管理严,资金用得好,效益非常明显,受到地方的普遍欢迎和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一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御灾能力。通过新建或改造水源渠首、衬砌渠道、配套渠系建筑物等方式,有效提高灌区灌溉面积。据测算,1997-2012年,通过中型灌区项目建设,累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700多万亩,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旱灾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997-2012年,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60亿斤。三是节约了水资源。通过推广渠道硬化防渗技术、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等,到2012年,改造后的灌区每年节约灌溉用水约46亿立方米。四是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节约灌溉用水,减少了地表水引用量,加大了河流下泄水量,对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明显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环保部通报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