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推销员李克强
【导读】中泰铁路合作,只是李克强这个“超级推销员”一系列“铁路外交”的一个章节。它所带动的不止于中国装备和中国产能走出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标准的输出。中国正在把自身强大的基建能力和富余产能,转化为互利合作的新机遇和对未来规则的主导权。
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再到泰国首都曼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2月的亚欧之旅,行程逾两万公里,在北半球画出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透过2014年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外交收官之旅,外界得以窥见李克强作为中国“超级推销员”的行销能力。从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到中欧海陆联运快线,再到中泰铁路合作协议,他成功地把中国装备和制造产能推介给当地。
精湛的外交“营销术”,既扩大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增进了彼此友谊,也为消化中国业已形成的巨大产能找到了一条互利共赢的新路。继中国产品远销海外之后,中国装备和制造业产能正在成为新一轮走出去的生力军。
【一顿早餐与180亿美元大单】
2014年12月14日,李克强抵达严寒中的阿斯塔纳国际机场,开始对哈萨克斯坦的访问
一顿早餐的价值会多高?
答案:可以是180亿美元的大生意。
“早餐大单”发生在哈萨克斯坦,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将这个合作称为“李计划”。
早餐的地点,是位于哈首都阿斯塔纳市中心的北京大厦,这是当地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登高望远,站在23层的旋转餐厅,阿斯塔纳尽收眼底。
12月15日一大早,东道主哈总理马西莫夫为到访的李克强特意安排了这次共进早餐的私人活动。
这是一顿中西合璧的简单早餐,面包、酸奶、沙拉、粥、咸菜,搭配平淡无奇的餐食,完全不妨碍两位领导人欢笑相谈。现场只有翻译,轻松气氛让他俩可以敞开交流。
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必须善于找准需求。谙熟经济的李克强对此的把握敏锐而精准。
就在一个月前,哈萨克斯坦政府推出一份名为“光明大道”的新经济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内容。对哈萨克斯坦来说,发展经济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建筑材料以及电能等。
哈萨克斯坦大量需要这些产品,而这些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按照李克强的思路,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不再只满足于把产品输送到国外,而是凭借自身积累的高水平装备能力,参与当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多种方式建设哈方需要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以及火力发电等设施,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
这个早晨,就在餐桌上,李克强提议,中哈可以充分展开产能合作,同样是经济学博士的马西莫夫非常高兴。他后来对媒体说,“哈萨克斯坦完全支持中方提出的有关向哈国境内转移产能的计划。将转移的是非能源领域的产能,涉及数十家企业和数十亿美元投资。这将是个好开头,未来可推广到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
一份总价值180亿美元的合作计划就这样诞生了,涉及基础设施、公路、住房等多个领域。按照初步规划,180亿美元资金将主要由哈方筹集,部分缺口中方愿以贷款等形式提供融资支持,主要用于帮助双方企业参与这项计划,由此撬动的合作“蛋糕”远非180亿美元。
对中国来说,合作的意义也非同一般。这不仅会带动中国产品走出去,更可以带动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从产品出口到产能输出,中国找到一条与外部经济互动的新路径。
被李克强说动的哈萨克斯坦领导人,心甘情愿地当起中国对外产能合作的推销员。
当李克强提出,能否在15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上宣布中哈产能合作计划,以显示中哈合作的示范意义时,马西莫夫当即表示完全赞同。他说,中方宣布这一计划后,哈方立即表态支持。
“李计划”——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当天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秘书长和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主任时,套用“马歇尔计划”来形容中哈产能合作这种新模式。在他看来,这一计划将不仅使中哈两国受益,还将惠及地区国家,为各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当天的上合组织总理会上,李克强还宣布,欢迎与会的其他中亚国家也同中国开展类似的产能合作。他说道,上合组织成员国现在都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国市场需求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装备制造能力强,产品性价比高,愿与成员国加强在冶金、建材、交通、电力、电信、汽车组装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他提出了一系列可以合作的工业领域:各方要加强在冶金、建材、交通、电力、电信、汽车组装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合作,还要深化石油炼化、成品油加工、煤化工等能源加工领域合作,同时推进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项目。
“中方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的发展战略是相衔接的。中方愿同各方加强磋商与合作,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李克强真诚地说。
【架起亚欧联通之“桥”】
2014年12月15日,李克强抵达贝尔格莱德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
12月18日,贝尔格莱德,一座跨多瑙河大桥顺利竣工。这座东南欧名城近70年来修建的第一座跨河大桥,以塞尔维亚着名科学家米哈伊洛·普平之名命名,当地人也亲切地叫它“中国桥”。
在竣工仪式现场,《环球》杂志记者看到,热情的贝尔格莱德市民大声欢呼着,向出席仪式的李克强挥手致意。
这座承载着中塞两国深厚传统友谊的大桥,正是中国与中东欧扩大合作的一个缩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2011年承建了这座大桥,合同总金额2.6亿美元。塞方提供15%预付款,其余部分利用中方贷款。
让贝尔格莱德市民高兴的是,大桥的建成,将有效缓解该城的交通出行压力;让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政府高兴的是,这座大桥连接了多瑙河北岸经济较为落后的博尔查居民区与南岸发达的泽蒙工业区,对于促进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这也是中国基建企业在欧洲市场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桥梁,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基建市场的“第一张名片”。
这种“名片效应”,以及“超级推销员”的成功营销,使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从而也为中国装备和中国产能走出去开辟了另一块重要市场。
12月16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李克强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成熟经验和技术,“铁路、电力、港口等装备质量优良,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也适应中东欧国家的需求。”
“把中国装备制造与中东欧国家投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不仅可以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装备产能,实现共赢。”他说,“中国政府还愿与各国政府一道,为双方企业合作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信息、签证、居留等便利,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
对中东欧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自身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产能。从铁路等基础设施入手,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找到了最佳利益契合点。
时间回到2013年11月26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议会宫展览厅迎来了一批特殊“参观者”——李克强总理与16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或其代表,他们共同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这是李克强第一次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举办的重要配套活动。
参观期间,李克强客串起了讲解员。当各国领导人被“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模型吸引时,李克强不失时机地介绍:“中国高铁技术装备成熟、施工经验丰富、竞争优势明显,完全能够适应各国情况,满足市场的需求。”
他信心满满地说:“中国制造已经风靡全球,中国装备也将享誉世界。”
今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正是在这次会议期间,在李克强总理的推动下,一条以匈塞铁路为基础向南延伸的中欧陆海快线呼之欲出。
这条快线南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途经希腊雅典、马其顿斯科普里,同匈塞铁路衔接,将成为连通欧亚的又一条运输大动脉,且海陆联运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为促使快线早日建成,12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与塞尔维亚、匈牙利和马其顿总理举行了四方会晤,推动三国和希腊与我就打造中欧海陆快线达成共识。
目前,中欧之间已开通了数条货运铁路线,除“渝新欧”“汉新欧”“郑新欧”等较早开通的中欧货运铁路线外,上个月,由浙江义乌开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又正式全线运行。
欧盟智库“欧洲之友”专家莎达·伊斯兰说,中东欧国家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将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枢纽,互联互通对于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在欧盟内部也引起了一些疑虑。在12月16日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时,李克强总理作出正面回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是一个三赢的结果,“不仅有利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也有利于整个欧洲”。
“正像在欧债危机中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毫不犹豫地提供了支持。中国是欧债长期、负责任的投资者,这有利于欧洲平衡发展。同样,现在中东欧国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富余而先进的装备制造业产能相互对接,也有利于欧洲平衡发展。”
欧洲议会国际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尼吉·德瓦就此评价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互联互通必将推动双方的共赢共荣。交通基建投资将为中东欧国家注入发展动力;而健全的交通网络则会拓展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商品出口,和在中东欧国家打造面向西欧的贸易门户。这种互利共赢将会进一步夯实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
【推动中泰铁路合作峰回路转】
2014年12月16日,李克强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再优秀的推销员,也难免遭遇变局。中泰铁路合作便是峰回路转的经典案例。
在李克强总理赴曼谷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期间,他和泰国总理巴育签署了两份谅解备忘录,分别涉及铁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合作。而在12月4日,一份有关中泰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草案就获得了泰国国家立法议会的批准。按照计划,中国将参建泰国第一条双线标准轨铁路,并帮助泰国进行铁路系统升级。
泰国交通部部长巴津介绍说,按照这份谅解备忘录草案,中国将参建两段铁路,总长800多公里。这将是泰国第一条1.435米标准轨距的铁路,整个工程需要3500亿泰铢(约合106亿美元)的投资额。此外,这条铁路最终将与即将修建的中国-老挝万象铁路相连,有利于实现东盟一体化后泰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
泰国目前铁路均采用米轨铁路,列车时速仅为50公里,而标准轨铁路可允许时速为160~180公里的列车行驶,未来还有可能升级为高速铁路。
这意味着一度被搁置的中泰铁路合作重新启动。
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期间,与时任泰国总理英拉一同出席中国高速铁路展,并努力说服泰国国会议员通过了中泰两国的高铁合作项目。彼时,他用英语呼吁议员们“为中泰友谊投票”。
不料此后泰国政局生变,随着英拉下台,中泰铁路合作一度被搁置。
从搁置到重启,李克强为中泰铁路合作可谓煞费苦心,做了大量幕后推动工作。
2014年10月,在意大利米兰出席亚欧峰会期间,他专门和泰国新总理巴育举行会谈,耐心阐明中泰铁路合作会给双方带来的好处,赢得了巴育的理解。
在那次会谈后发表的新闻稿中有这样的表述:李克强说,中方愿同泰方保持高层交往,落实好两国已经达成的共识和协议,统筹推进高铁等基础设施、农产品、经贸、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巴育则表示,将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合作共识,继续推进农产品、高铁等合作项目。
有知情人士透露,会谈中,李克强晓之以理、动之以利,指出中泰铁路合作是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不该因为泰国政府更迭而被搁置,军人出身的巴育觉得完全在理。
2014年11月,当巴育来到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李克强再次与他会面,最终锁定了合作共识,为恢复双方铁路合作铺平了道路。
在会后的新闻稿中,巴育的表态增加了“坚定”二字。他说,将坚定落实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和共识,推进铁路、农业、经贸等领域合作。
中泰铁路合作,只是李克强这个“超级推销员”一系列“铁路外交”的一个章节。它所带动的不止于中国装备和中国产能走出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标准的输出。中国正在把自身强大的基建能力和富余产能,转化为互利合作的新机遇和对未来规则的主导权。
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自上任以来,李克强马不停蹄地向世界推销中国。从中国装备到中国产能,再到中国标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读懂:这位“超级推销员”和他的同事们,正在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前所未有的全球布局。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雒树刚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